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基亚奔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亚奔龙属
Remove ads

基亚奔龙属名Kiyacursor,意为“基亚河的奔跑者”)是西北阿根廷龙科兽脚类恐龙灭绝的一个属,来自俄罗斯早白垩世伊列克组英语Ilek Formation。该属包含单一物种长足基亚奔龙K. longipes),所知于部分骨骼。基亚奔龙代表亚洲发现的首个早白垩世角鼻龙类及蜥状龙后俄罗斯命名的第二种非鸟兽脚类。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模式种 ...
Remove ads

发现与命名

Thumb
复原图英语Paleoart

正模标本KOKM 5542于2023年夏在俄罗斯克麦罗沃州基亚河附近伊列克组英语Ilek Formation(舍斯塔科沃1号地)的沉积物中发现。[1]该标本由一具不完整骨骼组成,包括颈椎尾椎、颈和背肋、一个肩胛乌喙骨英语Scapulocoracoid肱骨及两条关节连接的后肢的大部分。[2]

编号PIN英语Paleontological Institut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329/16的部分颈椎,由阿韦里亚诺夫和洛帕丁于2023年首次描述为属于一只类似原始镰刀龙超科铸镰龙的长颈兽脚类。[3]鉴于该标本和基亚驰龙正模发现于相同地点,阿韦里亚诺等人(2024年)提出这块椎骨与KOKM 5542可能属于同一个体。[2]

“Kiyacursor”(或拼写为“Kyacursor”)一名于2024年英语2024 in archosaur paleontology初在包括新闻及社交媒体在内的线上来源中首次提及,但由于同行评审中的描述论文尚未发表,因此仍为无资格名称[1]

翌年,阿韦里亚诺夫等人据此化石遗骸正式描述了西北阿根廷龙科兽脚类新属新种长足基亚奔龙(Kiyacursor longipes)。属名Kiyacursor组合模式产地附近的基亚河及拉丁语单词“cursor”(意为“奔跑者”)。种名longipes组合拉丁语“longus”(意为“长的”)及“pes”(意为“脚”)。[2]

Remove ads

描述

Thumb
与人类的体型比较

阿韦里亚诺夫等人(2024年)估计该属身长2.5米(8.2英尺)。基于古组织学研究,作者提出正模标本个体死前是一具至少3岁的亚成体,那么其成年后应该可以长到更大。[2]

基亚奔龙第三跖骨较大、第二跖骨略微收缩。类似形态亦见于近缘的轻巧龙泥潭龙现代鸵鸟身上。这表明基亚奔龙可能具有显著奔走能力英语cursorial且能够高速奔跑。[2]

分类

系统发育分析的严格一致性树中,阿韦里亚诺夫等人(2024年)发现本属与似非洲龙及澳洲意莫瑞拉组英语Eumeralla Formation的一具未命名标本共处于原始西北阿根廷龙科的一处演化支中,[4]而后者又相应成为西北阿根廷龙亚科轻巧龙亚科构成的演化支的姐妹群。结果如以下分支图所示:[2]

阿贝力龙超科 Abelisauroidea

阿贝力龙科 Abelisauridae

西北阿根廷龙科 Noasauridae
似非洲龙 Afromimus
基亚奔龙 Kiyacursor

意莫瑞拉组英语Eumeralla Formation的分类单元

西北阿根廷龙亚科 Noasaurinae

西向龙 Vespersaurus

恶龙 Masiakasaurus

西北阿根廷龙 Noasaurus
轻巧龙亚科 Elaphrosaurinae
速龙 Velocisaurus
泥潭龙 Limusaurus

CCG 20011沙溪庙组的西北阿根廷龙科)

轻巧龙 Elaphrosaurus

古生态学

Thumb
发现正模标本的舍斯塔科沃1号地的照片

基亚奔龙发现于伊列克组英语Ilek Formation的露头中,该组地质年龄为早白垩世阿普第阶。地层中命名的其它非鸟恐龙包括早期角龙类西伯利亚鹦鹉嘴龙多孔椎龙类蜥脚下目西伯利亚巨龙[5][6]此外还发现了鸟类(叶夫根鸟神秘鸟[7][8]及分类不明的恐龙(包括兽脚类、蜥脚类及剑龙类)遗骸。[9]地层中还出土了翼龙、鳄形超目、龟鳖目、蜥蜴、多种合弓纲(包括哺乳形类)及两栖类化石。[10]其中许多动物均为侏罗纪时期遗留下来的类群,表明西伯利亚的这一地区曾是它们的避难所英语refugium (population biology)[2][11][12]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