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基隆燃放水灯图
村上英夫1927年膠彩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基隆燃放水灯图》(日语:基隆燃放水燈圖)是日本画家村上英夫(村上无罗)在1927年期间所完成的胶彩画作品,该作品内容主要描绘基隆市中元祭前夜“放水灯”游行的情景,现属国立台湾美术馆收藏。

历史
1926年,村上英夫应聘而任教于台北州立基隆高等女学校及台北州立基隆中学校。后待1927年第1回台湾美术展览会开办时,尽管村上具有无鉴查出品资格,但本人最后放弃该资格,改以参加一般出品以《基隆燃放水灯图》参加竞赛审查,并荣获了东洋画部特选奖之殊荣。当时“台湾美术展览会”审查员评论为“朴素手法描写人间百态,具时代意味,细腻而有韵味。”
在此之后,村上还继续于第7回台展东洋画荣获特选、朝日赏以及第9回的特选[1]。而自第二回“台湾美术展览会”起,多位台湾画家受受到该画影响,亦开始以类此描写台湾风俗民情为题材的作品,《基隆燃放水灯图》随后以全展最高价1,200圆由台湾总督府收藏[2],1998年入藏国立台湾美术馆。
2005年,由于部分颜料层出现剥落现象,国美馆委托日本政府指定修复国宝重要文化财的“国宝修理装潢师连盟”中的修复工房半田九清堂对《基隆燃放水灯图》及《莲池》进行长达240天的修复作业。[3][4]
Remove ads
作品内容
《基隆燃放水灯图》以基隆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的民俗活动为主题[5],该景象是以田寮河上木桥作为衬景,桥上护栏布满旌旗,而作为基隆市主要商船与交通工具之戎克船则至于河面上。画面中绘制有砖红洋楼,窗边站满看热闹的人潮而融入街道上游行活动的氛围。作者利用远、中、近景三处参与各种祭典活动的队伍,两旁夹道观赏的人潮,充分表达出民众参与节庆的情景。[6] 其画作右上角具有“基隆燃放水灯图 于基隆年氏廊 英夫无罗”字样,无罗为村上的雅号。落款底下另有明显字迹,可见曾被涂改,“基隆年氏”之下可辨识出“颜国”二字,原应是基隆颜家颜国年氏之名,画面右上及左下角有金箔贴成的云雾围绕的描写,此为承继日本桃山时代大和绘的装饰技法。[7]
评价
在1927年入选台展时, 艺评家鸥亭生(大泽贞吉)曾对《基隆燃放水灯图》进行评价有褒有贬:
以浮世绘的神趣为目标,非常细致精准地画出来的作品。其形式风格则明显属于日本浮世绘的延伸,朴素笔法中带有‘时代味’,作者极尽用心想表现淡泊感之处,颇为有趣。祭典队伍中的人物或观赏角度的群众画得好像玩偶的样子,其细腻的用心效果不错,然而从构图与技巧上来看,画幅缺乏视觉焦点,整体画面不够流畅。此外,装饰天地的金云,更是蛇足。台展第一回展出就能够发现表现得出这种程度的构思与技巧的作品可以说是运气不错。[8][9]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