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特林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塔特林塔(俄语:Башня Татлина),又称第三国际纪念碑(Памятник III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го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а)[1]或第三国际纪念塔,是苏联建筑师弗拉基米尔·塔特林所设计的建筑,不曾建造完工[2]。塔特林塔计划在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后建造在圣彼得堡,作为共产国际(第三国际)的总部及纪念碑。
设计

塔特林塔将由工业材料制成:铁、玻璃和钢铁。在材料,形状和功能上,塔特林塔被当成是现代性的高耸标志,将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相媲美。塔特林塔主要形式是一个双螺旋,高达400米[3]。主要框架将包含四个巨大的悬挂几何结构,并将以不同的速率旋转。塔特林塔的底座是一个立方体,作为讲座,会议和立法会议的场所。立方体上方是一个较小的金字塔。更上方是一个圆柱体,将作为资讯中心,借由电报、收音机和扬声器发布新闻、公告及宣言。塔特林塔顶部将有一个半球状的无线电设备。塔特林塔也计划在圆柱体上安装巨大的露天屏幕,甚至是投影机,可以在阴天传递信号[4]。
评估
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后,俄罗斯政体更迭。因塔特林塔所需钢材的数量庞大,在钢材短缺及政治动荡下,社会对塔特林塔结构实用性也存在严重怀疑[4]。
塔特林塔被认为是代表俄罗斯社会[3]挑战现代性建筑象征埃菲尔铁塔的地位[5]。苏联评论家维克托·谢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称之为“由钢铁、玻璃和革命构成的纪念碑”[3]。
模型

许多地方都有塔特林塔的模型,包含瑞典斯德哥尔摩当代美术馆,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和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现代艺术博物馆。2011年11月,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建造一个四十二分之一的塔特林塔模型[6]。1989年,埃德拉公司生产一组名叫“塔特林”的沙发,灵感来自塔特林塔[7]。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连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