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塞萨尔·德·旺多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塞萨尔·德·波旁-旺多姆,旺多姆公爵(法语:César de Vendôme,1594年6月7日—1665年10月22日),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和情妇加布丽埃勒·德斯特雷所生的私生子,1595年被合法化,1598年封旺多姆公爵,次年他的母亲去世后他成为博福尔公爵和埃唐普公爵。路易十三在位时,塞萨尔参加过1614、1616及1620年的贵族叛乱,其异母弟路易十三对他极为仇视。1626年,塞萨尔又参与暗杀首相枢机主教黎塞留的未遂密谋,事发后他和弟弟旺多姆骑士亚历山大一同被囚禁在万塞讷城堡,1630年,塞萨尔被释放和流放到荷兰。
Remove ads
生平
他是法国国王亨利四世(Henri IV)与加布丽埃勒·德斯特雷(Gabrielle d'Estrées)的私生子,同时也是这位君主的长子,深得父亲疼爱——亨利四世早在1595年便为他合法化身份,并于1598年将旺多姆公国(duché de Vendôme)封予他。根据1598年亨利四世与梅尔屈尔公爵签订的条约,塞萨尔自 1598年4月起出任布列塔尼总督,且与梅尔屈尔的独女、彭蒂耶夫尔领地继承人弗朗索瓦丝·德梅尔屈尔(Françoise de Mercœur)定下婚约。亨利四世还任命侍从安托万·德·普吕维内尔(Antoine de Pluvinel)担任他的监护人,尼古拉·沃克兰·德伊夫托(Nicolas Vauquelin des Yveteaux)担任他的家庭教师。此外,他还获得了博福尔公爵(duc de Beaufort)的头衔。
塞萨尔接受了精心且公开的教育。当时的小王储(未来的路易十三)对这位兄长怀有真切的敌意,因为塞萨尔年长于他,享有特殊的地位[1]。1608年,塞萨尔初涉政坛:这一年他年满14岁(达到成年年龄),首次参与在雷恩召开的布列塔尼三级会议(États de Bretagne),并在会议中代表其父王。途中,他于1608年9月11日在自己的公国都城旺多姆(Vendôme),首次以隆重仪式入城。
Remove ads
此前,塞萨尔的婚事几经拖延——弗朗索瓦丝·德·洛林的母亲坚决反对将女儿嫁给一名私生子,最终亨利四世强行推行了自己的意愿。订婚仪式于1608 年7月22日举行。一年后,婚礼于1609年7月7日在枫丹白露举办,由巴黎主教主持。这场婚姻为塞萨尔带来了梅尔屈尔公国(duché de Mercœur)、彭蒂耶夫尔公国(duché de Penthièvre)、马尔蒂格亲王领地(principauté de Martigues),以及众多其他贵族领地(seigneuries)。
1610年4月15日,国王通过王室特许状(lettres patentes)授予塞萨尔一个中间等级:该等级介于王室血亲(princes du sang)与贵族公爵及同等级贵族(ducs et pairs)、外国亲王(princes étrangers)之间。这一安排令后者极为不满。该等级仅在礼仪场合生效,且仅在1610年5月13日玛丽·德·美第奇王后的加冕典礼上实际使用过。事实上,国王在次日遇刺身亡,这一事件削弱了年轻的塞萨尔的地位;而这个中间等级本就根基薄弱,还令诸多权贵感到不满,最终被有意遗忘。
1623 年,他创办了旺多姆学院(collège de Vendôme),并将学院的管理权委托给司铎祈祷会(congrégation des Oratoriens)。
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策划阴谋:起初反对摄政王后玛丽·德·美第奇·,后来又转而反对同父异母的弟弟路易十三。他因参与旨在推翻大臣黎塞留(Richelieu)的沙莱阴谋(conspiration de Chalais)而失势,不仅被剥夺了布列塔尼总督的职位,还在1626年与弟弟亚历山大一同被囚禁——先被关押在昂布瓦斯城堡(Château d'Amboise),后被转移至万塞讷城堡(Château de Vincennes)。不过,关于他是否确实参与了这场阴谋,史学界仍存争议:有观点认为,这实为黎塞留的政治手段——黎塞留意图插手法国的海上事务(而布列塔尼正是法国海上事务中的关键地区),因此故意将他牵连其中 [2]。
Remove ads
塞萨尔的获释附有一项条件,即他需接受放逐,而他也遵守了这一要求,流亡至荷兰。1630年12月30日,塞萨尔获释;1631年3月15日,他抵达荷兰。在荷兰的最初几周,他暂居于奥兰治亲王威廉二世(prince d'Orange)身边,主要待在里斯维克城堡。1631年12月,塞萨尔前往英国——期间他见证了同父异母的妹妹、英国王后法兰西的亨利埃塔·玛丽亚(Henriette-Marie de France)的分娩。1632年初,他在长子路易(路易·德·梅尔屈尔公爵)的陪同下返回法国。
1632年至1640年间,塞萨尔·德·旺多姆退居自己的领地生活,主要居住在旺多姆,偶尔也会前往阿内城堡与舍农索城堡。约在1620年至1630年间,他着手对自己的旺多姆城堡(château de Vendôme)进行现代化改造:主持修建了一条宽敞的入口坡道,坡道上点缀着三座宏伟的大门;在中世纪城堡围墙的南侧新开了一扇门——即博斯门(porte de Beauce);并在城堡西侧原入口处的对面,新建了一栋宅邸。此外,他还将原本占据城堡庭院空间的圣吕班教区教堂(église paroissiale Saint-Lubin)迁移至同名街区。在此背景下,圣乔治教堂(collégiale Saint-Georges)也进行了结构改造,并于1626年获得教区教堂地位,专门服务于城堡内的居住者[3]。
Remove ads
1640年12月,一名居住在旺多姆郊区、犯有前科的隐士纪尧姆·普瓦里埃(Guillaume Poirier)指控塞萨尔曾主动接触自己,并要求他刺杀黎塞留。1643年1月2日,当时身处阿内城堡的塞萨尔致信国王,驳斥这些指控。他还派妻子与子女前往王宫为自己辩白,并提议亲自前往王宫解释情况。路易十三随后要求他于1月底前往王宫面圣。但旺多姆公爵临时改变主意,转而前往瑟堡(Cherbourg);他在皮鲁(Pirou)乘船前往英国,途中曾在泽西岛短暂停留。
当国王得知这一消息后,下令让旺多姆公爵夫人及其子女离开阿内城堡,前往舍农索城堡。此后,塞萨尔・德・旺多姆抵达伦敦,投奔同父异母的妹妹 —— 英国王后所在的宫廷;在那里,他还见到了同样处于流亡状态的玛丽·德·美第奇。围绕在路易十三的母亲身边的,还有其他被法国王室排斥的人物,例如在法国被判处死刑的康达勒公爵(duc de Candale),以及曾参与辛克马尔阴谋(conspiration de Cinq-Mars)的蒙特勒索伯爵(comte de Montrésor)。1642年6月底或7月初,塞萨尔的次子、博福尔公爵弗朗索瓦也前来投奔他——尽管弗朗索瓦原本与辛克马尔阴谋并无关联,但因该阴谋引发的报复行动,他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旺多姆公爵的此次流亡期间不乏政治风波,例如1642年11月9日,他在伦敦的住所遭到搜查。不过,塞萨尔通过与苏瓦松伯爵(comte de Soissons)及其亲信(尤其是亚历山大·德·康皮翁)保持密切联系,始终能够及时了解法国宫廷的局势变化。
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去世彻底改变了塞萨尔的处境:他自此有望重返法国,且不再面临追责。1642年12月6日(黎塞留去世当日),所有流亡在外的法国权贵都为此欢欣鼓舞。尽管塞萨尔的儿子应赏识他的奥地利的安妮王后之邀返回法国,但旺多姆公爵本人仍留在伦敦——因为国王不愿让他回到法国。不过,儿子重返法国为他争取自身归国创造了支持条件,只是弗朗索瓦并不擅长外交谈判。最终,塞萨尔的长子梅尔屈尔公爵在新任首席大臣红衣主教马萨林的支持下,成功促成父亲重返王宫。1643年3月12日,法国王室正式下令召回所有流亡者。随后,旺多姆公爵先返回阿内城堡,直至 1643年4月20日才获准重新出现在王宫——此时距离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去世已为时不远[3]。
Remove ads
1643年5月14日,国王去世——此时距旺多姆公爵重返王宫约两周。奥地利的安妮在一场御座审判庭(lit de justice)上,当众撕毁了丈夫的遗嘱(该遗嘱仅赋予她荣誉性角色),并任命马萨林红衣主教为首席大臣。旺多姆公爵当时本有机会与马萨林达成合作:马萨林在王宫缺乏支持,且忌惮孔代亲王(les Condé),因此希望借助旺多姆家族的力量——从马萨林协助旺多姆公爵重返王宫这一举措中便可看出他的意图,他意在扶持此前一直不受重用的旺多姆家族。然而,塞萨尔·德·旺多姆对“所有与黎塞留红衣主教有过关联的人”都怀有极深的憎恶,因此拒绝了这位昔日仇敌亲信的示好。
当塞萨尔及其家族意识到这一政治失误时,他们试图重新拉拢马萨林红衣主教,却已为时已晚[3]。
1643年,塞萨尔计划为所有子女安排婚事,但三桩婚事最终仅成一桩:即他的女儿伊丽莎白(Élisabeth)与讷穆尔公爵(duc de Nemours)的婚姻。他原本希望长子路易迎娶谢弗勒斯公爵夫人(duchesse de Chevreuse)之女夏洛特-玛丽·德·洛林(Charlotte-Marie de Lorraine),次子弗朗索瓦则迎娶埃佩农公爵(duc d'Épernon)之女[3]。此外,自重返王宫后,塞萨尔还希望能恢复自己此前担任的布列塔尼总督一职。这些诉求使他卷入了权贵阴谋集团(Cabale des Importants)——所有 “对当前统治不满、渴望获得补偿” 的人都聚集在了这个集团中。
旺多姆家族与谢弗勒斯公爵夫人是该阴谋集团的核心成员,但塞萨尔在事态发展中逐渐被儿子博福尔公爵的行动所裹挟:博福尔公爵暗中策划了一场刺杀马萨林的阴谋,而塞萨尔对此毫不知情。这场刺杀图谋彻底断送了塞萨尔恢复布列塔尼总督职位的希望。最终,阴谋败露,博福尔公爵被捕入狱。旺多姆家族再次失势,被迫退居阿内城堡。在这座城堡中,他们接纳了其他同样失势的贵族,其中包括亨利・德・康皮翁(Henri de Campion)、博勒加德(Beauregard)、布里耶(Brillet)、冈瑟维尔(Ganseville)以及德埃萨尔男爵(baron des Essarts)等人。马萨林派人前往阿内城堡抓捕塞萨尔;1644年2月,塞萨尔离开阿内城堡,逃往旺多姆城堡。但他仍然被马萨林的手下追踪,无奈之下只得前往梅克尔投奔儿子,希望能在此逃脱红衣主教的追捕。然而,他的行踪始终暴露,最终不得不流亡至日内瓦,随后又辗转至意大利,投奔托斯卡纳大公国的宫廷,效力于大公斐迪南二世·德·美第奇(Ferdinand II de Médicis)。直至1649年4月,塞萨尔才重新回到法国。
17世纪40 年代末,随着其子梅克尔公爵路易与红衣主教马萨林的侄女洛尔·曼奇尼(Laure Mancini)成婚,塞萨尔的行事风格逐渐趋于稳重。在整个投石党运动期间,他始终效忠于奥地利的安妮。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决、英格兰联邦宣告成立后,其长子、英国王位继承人查理与其母亨利埃特-玛丽一同流亡至法国。安妮王后命塞萨尔在佩罗讷(Péronne)接待这位流亡的王位继承人。法国承认查理为英国新国王,塞萨尔还奉命将圣日耳曼昂莱城堡(château de Saint-Germain-en-Laye)移交给他,作为其流亡期间的居所[3]。
1650 年7月14日,塞萨尔・德・旺多姆在自己的舍农索城堡为年轻的国王——其外甥路易十四(Louis XIV)举办了一场盛大庆典[4]。当时仍担任摄政的安妮王后与马萨林均出席了此次庆典。1651年,塞萨尔被任命为法国海军元帅(grand amiral de France);1655年,又出任海军事务总监(surintendant général de la Navigation)。1654年6月7日路易十四的加冕典礼上,塞萨尔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代表诺曼底公爵(duc de Normandie)出席仪式,而诺曼底公爵是法国六位世俗大贵族之一[3]。
1665年10月22日,塞萨尔在巴黎的宅邸中去世。他的遗体被运回旺多姆城堡的圣乔治教堂安葬;心脏被安放在旺多姆司铎祈祷会学院的礼拜堂内;内脏则安葬于旺多姆宅邸旁的嘉布遣会修道院中。
Remove ads
婚姻和后代
塞萨尔・德・旺多姆曾被政敌指控有同性恋倾向。1609 年,他迎娶了当时法国最富有的女继承人 —— 弗朗索瓦丝·德·洛林。弗朗索瓦丝出身显赫,不仅是彭蒂耶夫尔伯爵夫人、梅克尔公爵菲利普-埃马纽埃尔·德·洛林之女,还是亨利三世的遗孀、王后路易丝·德·洛林(reine Louise de Lorraine)的侄女。塞萨尔与弗朗索瓦丝共育有三个子女:
- 路易(Louis,1612-1669):最初承袭梅克尔公爵(duc de Mercœur)爵位,后继承旺多姆公爵爵位。1651年,他与洛尔·曼奇尼(Laure Mancini)成婚;1657年妻子去世后,路易出家修行;
- 伊丽莎白(Élisabeth,1614-1664):嫁与萨伏依的夏尔-阿梅代(Charles Amédée de Savoie,1624-1652),后者时任讷穆尔公爵(duc de Nemours);
- 弗朗索瓦(François,1616-1669):1665年承袭博福尔公爵(duc de Beaufort)爵位,因常与巴黎民众交往而获“中央市场之王”(le Roi des Halles)的绰号,终生未娶。
Remove ads
居所

文化
在克洛德·奥当-拉拉(Claude Autant-Lara)于1961年执导的电影《亨利四世万岁,爱情万岁》(Vive Henri IV, vive l'amour)中,这一角色由马蒂纳·阿韦(Martine Havet)饰演。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