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墨田北斋美术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墨田北斋美术馆(日语:すみだ北斎美術館,英语:The Sumida Hokusai Museum)是一座位于日本东京都墨田区龟泽的一座公立美术馆,于2016年11月22日开馆[1][4]主要展示江户时代后期的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作品。
美术馆之所以设立在龟泽,是因为葛饰北斋曾在本所周边(现在墨田区一部分)度过了其一生,据说他在本所割下水出生[5],而龟泽位于如今被称为“北斋通”的地方,对应当时的“南割下水”,也与北斋有着紧密联系。该美术馆的临时名称是北斋馆,但于2009年4月更名为现名[6]。
沿革
据说葛饰北斋出生在现今的墨田区龟泽,并且在该区度过了他大部分的人生[2][6]。墨田区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并作为地区振兴的一部分,在20世纪后期决定建设一座美术馆,总工费约为34亿日元[2]。[7]
美术馆的建设计划始于约1989年,当时制定了基本计划[8],并于1993年购买了建设用地[3],然而由于财政困难而在2000年一度搁置。 2006年,随着新的塔楼东京晴空塔的建设地点确定在业平・押上地区,原本被搁置的美术馆建设计划得以恢复。建设用地附近的绿町公园在江户时代曾是弘前藩津轻家的上屋敷[9],在美术馆建设之前进行了埋藏文化财的调查挖掘工作。
博物馆标志的设计是通过2009年的公开征集活动,从日本国内外收到的1,634个作品中选出高瀬清二的设计草案,并由胜井三雄完善设计并设计字体[10]。墨田区在当时也进行以商业目的的企业活动,利用墨田北斋美术馆收藏的作品图像发售“墨田区制造!北斋原创商品”系列。[11]
2013年9月,博物馆厅舍进行了建设招标,然而由于估计价格过低,没有供应商参与竞标,导致计划需要重新审查。[12][13]
Remove ads
2016年11月29日,墨田北斋美术馆在墨田三音堂举办开馆纪念音乐会,并由尾上菊之助与新日本爱乐交响乐团一同演出[14]。同时,美术馆也举办了名为“北斋的归还-幻之画卷与名品收藏-”的开馆纪念展,展出了被认为是北斋壮年期杰作的《隅田川两岸风景图卷》的全部卷轴,这是近百年来首次公开展示[15]。
开馆半年后的2017年4月29日,美术馆实现了最初设想的年访客人数20万人。随后,在9月8日达到了30万人[16],并在2018年7月31日达到了50万人的参观人数[17]。
馆舍设计
-
博物馆入口
博物馆建筑由妹岛和世设计[19][20]。于2014年7月开始施工[21]。该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钢结构),地上4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为69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280.4平方米,最高高度为21.9米。[22]整体工事于2016年11月竣工[23]。
由于墨田区海拔较低,所有的仓储设施等设施均位于二楼以上[24]。另外,由于在设计阶段时发生了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原本设置在地下室的办公室也被设置在了上层。 [24]
- 二楼[24]
- 办公室
- 储物空间
- 筹备陈列室
- 三楼[24]
- 特别展览室
收藏品
下列收藏品在博物馆经过保存和展示:
- 美国知名的北斋收藏家、艺术研究者彼得·莫斯(Peter Morse)的600件收藏品。[26]该收藏品以大约1.45亿日元的价格一次性转让给墨田区[27]。彼得是发现大森贝冢的美国动物学家爱德华·S·莫斯的弟弟的曾孙。
- 冨岳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冲浪里》、《甲州石班泽》、《山下白雨》、《武州玉川》等作品
- 《新板浮绘两国桥夕凉花火观赏之图》、《东海道名所一览》
- 《北斋漫画 草笔之部》中的作品《山鸮》(天保14年/1843年)[28][29]。
此外还有《隅田川两岸景色图卷》的数位解说。该作品被认为是北斋最伟大的作品,在常设展览中以数位方式展示。实物有时会在特别展览中公开展出。
-
神奈川冲浪里
-
甲州石班泽
-
幻想画
-
飞驒之匠
-
《隅田川两岸景色图卷》的数位解说
Remove ads
另见
其他以葛饰北斋为主题的博物馆: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