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压缩现代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压缩现代性(英语:compressed modernity;韩语:압축적 근대성),或作“压缩的现代性”,是社会学概念,描述在某些社会中以压缩、短时间、高速发展出的现代性。韩国社会学家张庆燮(장경섭)提出,用来描述东亚国家的社会现代化历程,如韩国、中国。[1] 张认为现代性在某些地区遭到高度压缩,进而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发展轨迹和特征。
特性
主要特点包括:
- 时间压缩: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进程以极快的速度发生,不同于西方渐进的长期发展历程。
- 空间压缩:现代性的各种要素,如技术、资讯、文化等,快速渗透到各个空间,压缩了地域差异。
- 社会失衡:快速的现代化进程造成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剧烈变迁,导致社会失衡和矛盾激化。
- 传统与现代并置: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并置,相互竞合,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
张庆燮认为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破坏了原有制度化的家庭组织,牺牲了社会再生产资源,“生产极大化,再生产熔毁”(productive maximization, reproductive meltdown)[1][2]。
半压缩现代性:日本
相较于韩国,日本亦于19世纪,以短时间加速走过欧美现代化过程,而其战后家庭型态发展过程又更相似于欧美,故落合惠美子称之为“半压缩现代性”(英语:semi-compressed modernity)[3][4]。其双系家庭在受中国文化影响下,形成传统父系家庭。[4] 而在战后的1980年代快速走向“去主妇化”,以及遭遇少子化。[4]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