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外垵饵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外垵餌砲
Remove ads

外垵饵炮,又称西埔假炮,是位于澎湖西屿外垵村西侧西埔顶的一座军事遗迹,于2003年12月11日登录为澎湖县历史建筑。[1]

事实速览 外垵饵炮, 别称 ...

历史

外垵饵炮与同期的猪母水饵炮(五德饵炮)是由澎湖岛要塞司令部所兴建,起源则原自于日本于1922年(大正11年)签订《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后,由于条约第19条限制美、英、日三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基地和要塞必须维持现状,造成当时仍在施工中的外垵社炮台、猪母水社炮台被迫停工。[2]

为了重新研拟“要塞再整理案”,澎湖岛要塞司令官岛内国彦少将便在时任陆军大臣山梨半造许可之下,秘密在西屿工事原址分别兴建两座拟装炮塔,、等待日后重新部署真炮塔建筑工事的设施,拟装炮塔的主要目的为以假乱真,为了避免间谍侵入,在工程管控和国际公开场合都须以真正的炮台工程来称呼,规范外界只可远距离视察拍照或用望远镜观测,至于猪母水饵炮由于位在道路旁边,旁边便不必设置遮蔽物,好让来往马公港船舰上的人员用肉眼就能远远瞥见炮台,周边工事补修的费用为当年度预算日币六百円。[3],而日军于1941年二次大战期间兴建的防空诱饵说法也纯属误解,并未有具体资讯指出二战期间日军于西屿地区的增筑工事兴建防空诱饵的相关文献资料存在。[4][5]

2003年12月11日,外垵饵炮登录为澎湖县历史建筑,当前则作为观光景点开放民众观赏,五德饵炮因由于仍属国军管辖,无法依据文资法进行审查,至今仍未列入历史建筑。 [6][7]

Remove ads

设施

外垵饵炮为水泥所制的八边体炮塔,并为双炮管组合,兴建时则向地下挖掘约3米深度,并将挖掘土石置于四周形成土垣。东侧则一壕沟可联系其他周围设施,其炮塔宽度为5.35米,炮管长度为6.13米,炮管间距则为3.16米。[8]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