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园仁寿宫
桃園市大園區的廟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园仁寿宫,位于台湾桃园市大园区的一座庙宇,地方习称大园大庙等,为大园区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
祀神



-
功德厅
-
斗首殿
-
福德正神
-
关圣帝君
-
观音佛祖
-
神农大帝
-
太岁殿
简史


- 1885年
- 初期安奉于民家,缘大帝神威赫濯,为民消灾解厄,医治万病,无论何种疾病,都能药到病除,为此各地善男信女感念大帝恩泽,遂于清光绪11年(公元1885年) 8月10日,由大坵园地方人士李登及许阿斗等,发起劝募缘金1200元,谨择本址,建设土角造葺瓦庙宇,题曰:“仁寿宫”以奉祀大帝。[2]
- 1896年
- 清光绪22年,宫被日本占为新埔办务署大坵园之署办公厅,时众信士捐献缘金,承买民房而迁大帝奉安之,清光绪27年 (公元1901年)日本因支厅厅舍建筑完竣,乃将仁寿宫交还大帝,地方信徒遂复接大帝返宫。[2]
- 1917年
- 民国6年(公元1917年)因天灾亢旱,群请大帝祈雨,以救万民,果显奇迹,甘霖如注,万民额手称庆,感激神恩浩荡,于是地方人士绅发起大举重修宫庙,即将宫前殿改为砖造。[2]
- 1965年
- 民国54年进行第二次重建,将旧庙全部拆卸,改以砖造钢筋水泥结构,并于56年(1967年) 10月10日竣工,成为堂皇壮丽之大庙。[2]
- 2008年
- 民国97年有感于庙宇已呈老旧样貌,并因道路拓宽,庙基仅剩267坪,庙埕明显狭窄,爰增购建地776坪,进行第三次重建,并于以符广大善信夙愿。宏伟大庙采传统挑高三川五门,地下一层,地上5层,建筑面积353坪,其后择于大帝来台安座174年纪念日,于民国100年农历10月25日入庙安座。 [2]
- 2013年
- 2019年
- 地方士绅捐赠正殿两根牛樟木雕塑的九龙盘柱“飞龙呈祥”完工,于11月14日至18日,举办为期5天的庆成祈安五朝圆醮系列庆典活动。[4]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