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坑村瓦窑福德祠
位於臺灣苗栗縣公館鄉大坑村的土地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沿革
咸丰元年(1851年),地主张进生在大坑村创设瓦窑厂时,在公馆行修寺东方约200米、13邻位置开凿洞穴以供奉土地公[1]。据当地耆老杨家祯表示,张家的瓦窑厂停用后,此作为保佑瓦窑的土地祠转为众人的公庙[2]。至日本企业家岩本东作在行修寺旁的社区公园建立窑场后,日本厂商也祭拜土地公[3]。
瓦窑福德祠仅庙门外露,其余结构都藏身竹林下方的砂岩洞穴内[1]。山壁每逢大雨造成土石流失坍塌,庙内土地公却未受影响,被当地民众视为神迹[4]。二次大战期间美军轰炸时,居民认定瓦窑福德祠是祥瑞之地,就在左右两旁凿防空洞[2]。山洞呈现U型,为20米长、2米高[5]。

至1993年,公馆的陶瓷业大幅衰退,产业出走[6]。该年,村民便倡议因人口流失而少人祭祀的茶园福德祠、圆顶福德祠,移到正准备改建的瓦窑福德祠作合祀[1][2]。一段时间,公馆地区一些以唐山石建造、年代久远的小型土地公祠,常被小偷窃走庙身[7]。瓦窑福德祠重建期间,大坑村的下水井、新伯公福德祠都遭窃走,于是这两祠的土地神也就迎来瓦窑福德祠[1][2]。
Remove ads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