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埔中

香港大埔区区议员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埔中
Remove ads

大埔中(英语:Tai Po Central,代号P03)曾是香港大埔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82年设立,1994年定为单议席选区,2023年改制后取销。末代区议员为区政联盟成员区镇桦,但该议席于2021年7月起已因其辞职而悬空至选区撤销。

事实速览 大埔中 Tai Po Central, 国家/地区 ...

范围

选区位于大埔新市镇的中心地带,由大埔中心大埔广场组成,由于大埔中心E区位于林村河以南,所以本区是大埔区议会之中跨越林村河的选区,投票站设于大埔官立中学

沿革

1982年区议会选举,便设有大埔中选区,让林村河以北的居民选出区议员,定为双议席选区,选举由李炳贵邓佩达当选。其后因应各个屋苑的发展,选区有所重组,1985年香港区议会选举,在划出南运路以东为新的大埔东单议席选区之后,大埔中改为单议席选区,范围有所调整,包括大埔中心大埔广场大埔头锦山一带,选举由邓佩达当选。

1988年区议会选举,因应区内人口增加,定为双议席选区,选举由邓佩达及郑俊平当选。因应1989年太和邨入伙,1991年香港区议会选举太和邨锦山一带改划为大埔太和双议席选区,大埔中由属自民联郑俊平和邓佩达以二千多票打败区奕明当选。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区议会,取消所有委任议席及双议席选区制度,全面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并改由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制定,区议会选区数目亦随人口变动而大幅增加,大埔中选区基于区内的屋苑入伙,带动人口上升,分拆出大元颂汀旧墟及太湖多个选区后,定为现有的单议席选区。

1994年区议会选举林村河以北的八号花园翠屏花园、昌运中心、大埔中心大埔广场组成大埔中选区,结果由港同盟汇点支持的潘凤来以1,143票多于自民联郑俊平的1,070票和自由党大埔居民联会郑天佑的411票而当选。选后港同盟汇点合并成立民主党,潘氏亦为创党成员。

1999年区议会选举,因应颂汀选区人口过少,八号花园翠屏花园、昌运中心划入该区,同时林村河以南的宝湖花园大埔中心第20至23座及前大埔政府职员宿舍(现富盈门)由大埔墟选区划入本区。民主党派出时任新界东立法会议员郑家富空降本区参选,结果郑以接近过半数的1,357票打败另外三个候选人当选。

2003年区议会选举民主建港联盟派出谭荣勋挑战郑家富,受惠七一效应带动民主派支持者投票,郑以2,307打败谭的971票。

2007年区议会选举,因应广福选区人口过少,宝湖花园及前大埔政府职员宿舍(现富盈门)由本区改划到该区,郑家富以1,503打败陈硕邦的1,207票。

2011年区议会选举,当时人口估算约14,196人[1],其中有7,131位选民,议席由民主党成员区镇桦民建联成员郑俊平女儿郑美琳和自由党成员张志伟争夺,最终区镇桦以1,271票击败其余两人胜出。

2015年区议会选举,议席由民主党成员区镇桦民建联成员梅少峰和独立候选人文伟强争夺,最终区镇桦以过半票击败得其余两人胜出。[2]其后因将军澳都善选区争议,属前线系的区氏于2018年12月退党[3],2019年5月有关成员组合为区政联盟,区亦有加入。

2019年区议会选举,当时人口估算约13,625人,其中有8,326位选民。区政联盟区镇桦竞逐连任,再次对上民建联梅少峰,最终区镇桦以逾三分二票数击败梅少峰而连任。[4]2021年7月,区镇桦辞去区议员职务,其后于2024年3月17日下午4时病逝,终年43岁。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更多信息 届别, 议员 ...

历届选举结果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