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埔福德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埔福德祠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的大埔街与开山路交叉口,旧称大埔尾土地祠[注 1][1],是一间供奉福德正神的土地庙,此外庙中还陪祀有注生娘娘及延平郡王祠的五营[注 2][2][4]。
大埔福德祠的土地公与六合境另外两间土地公庙的土地公据说为亲兄弟,其中大埔福德祠是排行老三的“三伯公”,大伯公是仁厚境福德祠的土地公,而二伯公是油行尾福德爷庙的土地公[3]。
沿革
大埔福德祠的具体创建年代不明,一说是在清康熙年间或更早,曾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1];另一说是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由信众集资兴建[2][3][4]。另外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重修台湾县志》提到的位于宁南坊“大埔尾”的福德祠,应是大埔福德祠的前身,即该庙在乾隆年间之前已存在[5]:6。而在最初庙址是位在今延平郡王祠文物馆附近,文物馆西南一带[2][3][5]:6。
该庙之后于咸丰九年(1859年)四月由管理人曾君腾等10人发起重修,并和大埔街民众39人一起捐资480圆90钱[2][1][3][4][5]:6。同治五年(1866年)再次重修[2][1][3][4]。而在进入日治时期后,管理人暨大埔街保正叶永声[注 3]在大正元年(1912年)倡修,募得717日圆后于同年12月动工,次年(1913年)1月完工[1][5]:6。
而后大埔福德祠因故迁址,但关于确切年代有数种说法。一说是因为大正三年(1914年)开山神社改建[2][3],另一说是因为昭和十六年(1941年)开辟大埔尾街通往台南高等女学校(今台南女中)的道路[1],导致庙宇遭到拆除。又有一说是大正年间因改建开山神社,旧庙在改建范围内而被拆,之后信众将土地公神像安置在民宅(大埔街52号附近)[4]。昭和年间开辟道路又将该民宅拆除,信众只好将神像再移到附近的豆腐店[4]。《福德博厚──台南六合境大埔福德祠文化资源特色》一书比对历史图资后,认为开山神社在大正三年(1914年)于社殿南边增建社务所与宿舍,施工范围应未影响到大埔福德祠,且该庙在大正八年(1919年)的地址“开山町三丁目66番地”仍可对应到最初的庙址[5]:6。昭和十四年(1939年)8月开山神社在原社殿南边扩建第二代社殿,施工范围包含原庙址一带,可能是在此时大埔福德祠才被迫拆除,神像安置在开山神社西侧民宅(今大埔街52号附近)[5]:6、7。昭和十六年(1941年)台南市公告“台南城市规划区域及城市规划变更”,其中规划开辟今开山路以西的大埔街道路,原先安置神像的民宅可能因此拆除,而使神像又改安置在开山神社南边的豆腐店(今大埔街65号附近)[5]:7。
二次大战后,大埔街进行拓宽,安置神像的豆腐殿部分遭到征收,神像再次迁移,安置在今址西侧对街处(今开山路170号,裕兴烟酒专卖店)[5]:8[4]。当时大埔福德祠今址据说是一间打铁铺,因有堪舆师说该处是“五水会流”[注 4]的良好风水,信徒乃集资打算购地建庙[5]:8[4]。这段期间神像又暂时寄放在临水夫人妈庙,直到民国37年(1948年)农历十月庙体落成后才将神像迎回[5]:8[2][3]。而在迎回神像的同时,临水夫人妈庙奉赠一尊注生娘娘给大埔福德祠[5]:8。
民国57年(1968年),管理人蔡万生募款重修[5]:8。之后的管理人李武雄,则在民国68年(1979年)跟民国82年(1993年)都曾募款修庙[5]:8。民国86年(1997年),兴建大埔福德祠办公室(在今大同路一段70巷16号)[5]:8。民国84年(1995年),成立“福德祠茶友功德会”,以茶叙联谊来号召信徒互动,同时也投入社会救助事务[5]:71、72。但后来因为人事意愿因素,该会于民国89年(2000年)7月27日停办[5]:71。
民国97年(2008年),万金圣母圣殿举办“圣母与主同行环岛祈福”活动,“圣母态像”短暂停驻中华圣母主教座堂时,大埔福德祠于庙前设案恭迎圣母像,台南教区赖效忠神父也入庙向福德正神致意[5]:71。民国99年(2010年),办公室改迁到大埔街24号[5]:8。民国108年(2019年),大埔福德祠首次举行注生娘娘金身回临水夫人妈庙的谒祖活动[5]:54。
Remove ads
建筑
福德祠由拜殿与正殿组成,而拜殿的屋顶为金形马背硬山顶,本殿为硬山顶燕尾翘脊[5]:16、21。其室内有彩磁壁饰,为曾流行一时的装饰手法,今已不多见[2]。
福德祠正殿面宽单开间,纵深九架,正面有三门,中间是双扇,两边是单扇,但平时仅开中间的双扇门[5]:16。正殿两旁开有门洞,但因为正殿左侧增建金纸贩卖部而封闭[5]:18。
管理组织
大埔福德祠采用管理人制,有一名管理人来综理庙务,对外代表庙方[5]:65。此外设有监察人一人,执事人员五人[注 5],以及荣誉管理人一人[5]:65。这些职位由信徒代表[注 6]投票选出,每届任期四年[5]:65。
而管理人可另外聘请总干事一人、副总干事二到三人、财务长一人来协助处理庙务[5]:65。
庆典祭仪
大埔福德祠的重要庆典祭仪有正月初九玉皇上帝圣诞、二月初二福德正神圣诞、三月二十日注生娘娘圣诞、七月十五中元普渡、八月十五犒赏延平郡王五营兵将[5]:47。
交谊境
大埔福德祠的交陪庙宇依照互动型态可分为交谊境庙宇、花圈暨圣诞平安宴席往来庙宇、花圈往来庙宇、会香交流庙宇四种,主要集中在中西区[5]:66。
以下是《福德博厚──台南六合境大埔福德祠文化资源特色》(2020年)所整理的交陪庙宇列表[5]:66、67:
而除与民间信仰庙宇互动之外,大埔福德祠也与邻近的天主教中华圣母主教座堂有所往来[5]:69。大埔福德祠会在新春、端午、中秋时致赠礼盒,也会赞助主教座堂的活动[5]:69。福德正神圣诞的平安宴,也会邀请主教座堂的人员出席[5]:70。反之主教座堂堂庆时,大埔福德祠庙方也会受邀出席餐会[5]:71。
Remove ads
其他
大埔福德祠正龛有三尊土地公神像,据说是立庙之初已有[4]。三尊神像眼神有差异,居中神像平视,龙边神像近观,虎边神像远眺,似乎代表该庙土地攻能近观、远眺,明察秋毫境内大小事[4]。
在府城迎妈祖活动中,依惯例由开山王庙延平郡王神舆担任首轿,六合境三间土地公庙的福德正神神像则与延平郡王金身共乘同一座神轿,但在1977年因油行尾福德爷庙添置神轿而中止了这项旧俗[5]:69。直到2018年在大埔福德祠邀请下,四间庙的主神才再次于府城迎妈祖活动中共乘同一座神轿[5]:69。
图片
-
庙中内景
-
彩磁壁饰
-
土地公生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