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林阿弥陀佛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传说
大林镇的大莆林鹿崛沟是清治时期开辟作为引水灌溉之用[1][2]。乙未战争时,日军和义军在此死伤惨重[3]。
大林流传一个传说故事:鹿崛沟溺死的人(水鬼)透过手法,雇请布袋戏于夜晚时在沟旁的林投树下演戏,并事先要求班主不能念“阿弥陀佛”。班主整晚上如约演戏,但演了许久,却发现没有天亮,班主深感有异,再想起事先约定不可说的词句,便念一声“阿弥陀佛”,突然就天亮,台下的观众也消失。[1][2]
日治时期报导,在嘉义,大莆林水鬼就已与嘉义城隍爷、打猫大士爷、北港妈祖齐名[5]。1911年12月,日本人于鹿崛沟附近设立大林糖厂,五年来陆续有社员、佣人、职工等数十人死亡,被认为是大莆林水鬼作崇有关[6]。
立碑
1916年6月,居民王阔嘴因纳妾问题与母亲发生冲突,便与妾一起到鹿崛沟投水自杀。不久,同地的牧童放牧回来,告诉父亲说王阔嘴邀请他一起去玩。牧童父亲认为是水鬼要抓人交替,就吩咐儿子不要去鹿崛沟,但儿子还是偷去玩而溺毙。该年7月,大林糖厂又有数人溺毙,为此厂方决定在厂区与鹿崛沟各立一个阿弥陀佛碑。[5]
研究乙未战争的文史工作者张健丰则认为此两碑其实是纪念当地乙未战争的亡魂,但掩盖说是鹿窟沟水鬼[3]。其中一个阿弥陀佛碑,是1916年9月15日由林有志竖立[2]。该年《台湾日日新报》报导同月,16、17日举行镇压祭,村民也宰杀牲共襄盛举,当台南小罗天梨园正要上戏时,篝灯与瓦斯灯忽然全数熄灭,老一辈居民说立碑应该要用中国大陆的石头才对,且不该先举行揭幕才镇祭,所以镇压无效,18日早上村民们在沟中发现来看戏的邻村村民、与其朋友与婢女的三人尸体[5]。
同年12月报导,厂方决定在厂区立一个纪念殉职人员的慰灵碑,并预定于1917年1月10日举行揭碑仪式[6]。但战后该碑不知去向,于是糖厂人员就将没写字的大林金昆罗神社的地神碑当成慰灵碑、石头公,定期举办祭祀,居民称为“大林糖厂石头公”[7]。
Remove ads
建庙
居民为林有志树立、大林国中前的阿弥陀佛碑建庙祭祀,以中秋节为祭祀日,并认为立庙奉祀后,有关鹿崛沟的怪异才逐渐消失[1][2]。约1980年代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佛像及妈祖神像等[2]。同样建庙的还有溪墘厝阿弥陀佛碑[8]。
今日水利会已将鹿崛沟疏濬及兴建圳堤[1]。大林镇长简和清推动将鹿崛沟作风景区,认为水鬼传说非常乡土,又可劝人为善,使鹿崛沟更具休闲、教育价值,在1996年获得台湾省住都局的5900万元经费作建设经费[9]。
2018年《联合报》报导,大林镇民江明赫说在大林糖厂幼稚园附近发现另一个阿弥陀佛碑,但碑都已模糊[3]。对此,新北市文史工作者陈宜群说这石头是大林金昆罗神社鸟居旁的参诣碑才对[7]。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