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义合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義合行
Remove ads

金义合行,是位于台北市万华区一家经营油灯玻璃瓷器味素等民生工业的商行,后跨足化工塑胶等业;店屋建筑兴建于1927年,为四开间洋式楼房,三层楼三坎式、二落二过水建筑,1936年增建左坎二楼半店屋,立面贴覆不同花色马赛克砖,内部保留公妈厅、办公室及原有大门,后方设有附带水景、假山的花园,2021年5月获指定为直辖市定古迹。[1]

事实速览 金义合行, 位置 ...

沿革

家族历史

1884年,艋舺仕绅陈义涂成立硝子(玻璃)制造工场,日治明治38年(1905年)设厂制造,隔年经营硝子制造业“陈金记”后改店号为“陈义兴”。明治44年(1911年)将店号定名“金义合”。事业有成后,陈义涂着重子女教育,长子陈芳铸与京都帝国大学工学院出身的次子陈芳灿在战后时期携手拓展家族事业,于1960年代成立、经营“义芳化工”与“大洋塑胶”,四子陈芳清、六子陈芳礼、七子陈芳尧则分任企业董事兼总经理、副总经理或经理等要职。[2]三子陈芳福于昭和18年(1943年)前往日本,与二哥芳灿同样就读京都帝大,后在日定居,1953年开始经营面包店事业,创办“名曲吃茶柳月堂日语柳月堂 (名曲喫茶)”。[3]

公司发展

事实速览 义芳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 ...
事实速览 大洋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 ...
事实速览 金义合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 ...

昭和8年(1933年),陈义涂长子陈芳铸分聘“台湾窑业株式会社”与“大屯制陶所”之林士奇等七、八位技师于当地成立“金义合陶器工场”。尔后又于北投设置“光华瓷器工厂”。主持技师林士奇等人之后另设烧窑场,分别创立“永大”、“永丰”、“奇龙”、“陈永”、“淡江”与“江西”等窑场烧造民生餐用瓷器,北投在当时发展为台湾早期餐用瓷最大产区。[4]1958年2月15日,“金义合行股份有限公司”经北市府核准设立,资本额为新台币500万元,以陈钦明为董事长。1984年,旗下所有陶瓷工厂停业,目前持续经营陶瓷原料、工具的进口经销,在北投贵子坑仍持有大批陶土矿山。[5]

店屋

金义合行店屋为洋式楼房,内有立面砖砌,贴覆不同图样的马赛克花砖,其立面为圆形山头,上饰以假柱,柱上立有小型石狮,边柱以花草泥塑装饰、以圆球收头。二楼以花草泥塑及假柱装饰墙面,假柱上有一对联:“颖川风高墨聚德,鹤浦日暖锦添花”。立面各开窗三小间,墙面饰以花草图案的马约卡利磁砖。三楼设有露台,墙上有一对联:“极目堪千里,当头更一盈”,对联两旁可见精致勋章泥塑。后侧保有完整后院花园,以双层回廊围伞水池造景方式设计,旋转梯连通上下层,建材采用金山万里出产之咾咕石,为现今北市少数留存至今的日治时期花园。[6]2021年,陈家后人对于老宅的开发或保存本有疑议,原先规划拆除兴建14层楼商办,后考量若开发则家族记忆将会失去,经意见整合取得共识,向文化局申请古迹身份,并委托建筑师吕大吉进行修复再利用计划,修复经费耗资约新台币8000万。[7][8]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