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溪公会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溪公會堂
Remove ads

大溪公会堂是一座位于台湾桃园市大溪区普济路的公会堂建筑,目前已登录为桃园市历史建筑,并作为桃园市立大溪木艺生态博物馆“木家具馆|木生活馆”之名开放参观。[1]

事实速览 大溪公会堂, 旧称 ...

沿革

大溪公会堂建于台湾日治时期,根据1915年(大正4年)9月报纸登载,为桃园厅下即位式御大典纪念事业之一部分,则规划在大嵙崁兴建纪念公馆的消息,并预计建设于大嵙崁公园内。后在1918年,由大嵙崁支厅长毛利诚意邀集有志者在大嵙崁俱乐部开会商议公会堂建筑相关事宜,建筑费预计五万圆,并由民间出资建造。

公会堂最终于1921年2月(大正10年)完工,作为大溪地区民众的集会、典礼等公众活动使用的公共空间使用。在1923年(大正12年),摄政宫皇太子裕仁亲王(后为昭和天皇)台湾行启之际,该建筑层作为侍从官巡视时的休憩场所使用。1932年,大溪公会堂的主体建筑则重新改建现今洋风式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接管台湾,由于大溪的景致雷同浙江省溪口的风景,大溪公会堂的寝室、厨房在国民政府迁台后被纳为总统行馆使用,并将原日本木造平房改建为现今的砖造平房,堂内设有会客厅、厨房、餐厅、卧室、书房等设施。1975年(民国64年)蒋中正逝世后,大溪公会堂于1976年再度整建,1978年作为“蒋公纪念馆”使用。[2]

2003年,配合桃园县政府的“城乡风貌计划”计划,大溪公会堂则转为“大溪艺文之家”再利用,并在2004年1月13日由桃园县文化局登录为历史建筑。 后经桃园县政府文化局整修后,公会堂于2005年10月作为桃园县地方文化馆重新启用。

2016年10月21日,大溪公会堂、蒋公行馆及管理室、艺术工坊纳入桃园市立大溪木艺生态博物馆,成为该单位公有馆舍之一[3],并随即在2018年进入修缮工程。[4][5]后于2020年6月17日正式开馆。[6][7]

Remove ads

建筑设计

大溪公会堂敷地三千余坪,建筑物位于大溪公园南端,建筑包括和、洋两栋建筑所构成。洋馆为一层楼砖造洋风建筑物,建筑式样属混合折衷主义建筑,结构为洋式大木桁架,搭配平板石绵瓦斜交铺葺的黑瓦,外墙以洗石子与经清水砖造灰泥粉刷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几何图腾水泥墙装修,屋面为平板石棉瓦斜葺,山墙面的部分以木条装饰。采用斜砌红砖。周遭区域则设有庭院。[8]

室内部分,原设有室内设有会客室、餐厅、厨房、卧室及书房等空间,后在1956年,公会堂后方则加盖屋舍(管理室),在整修后建筑依然保留原有形制、构件与材料。目前原大溪公会堂部分做为展览、集会、招待与座谈的多用途空间;原总统行馆部分则作为木艺文创展示空间使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