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澳文化工作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澳文化工作室,位于香港大屿山大澳大澳永安街54号地下,于2001年6月开幕,是一所介绍大澳历史和文化的展览馆,亦是未受政府资助的非牟利团体。该文物馆自称为香港首所民营博物馆,由黄惠琼推动民间自资筹办,黄惠琼本人自行管理。[1] 文物馆的宗旨就是推动社区文化研究及交流,促进社区更新及发展。

历史
黄惠琼自称文物馆的成立是靠一个国际基金会拨款20多万捐助。她原本向政府要求建立一间关于渔村文化的文物馆,但因政府以“香港已有两间博物馆(指香港历史博物馆及香港文化博物馆)”为由拒绝。最后她向该国际基金会申请拨款,才令文物馆得以顺利成立。[2] 文物馆自2001年至2005年期间,已有20多万人次参观,并接待不少游客作自然生态考察。[3]
此外,文物馆曾经建议斥资政府兴建“盐业文化资料馆及旅游资源中心”,以达至大澳的可持续发展,但最后不了了之。[3]
文物馆在未受政府资助下,仍能落实博物馆的展览、收藏、研究及教育等四项基本功能。但正因如此,文物馆只靠售卖其明信片、带领本地生态团及接受捐款以维持营运,经营一直困难。2008年9月23日,因受台风黑格比一夜吹袭,把文物馆近100件展品、书本及明信片摧毁浸湿,全部报废。当时黄惠琼表示因资金问题,未必会再花钱维修继续经营。[4][5]2009年9月15日期间,文物馆再因台风巨爵吹袭而受到破坏,又有不少展品被浸坏。[6]
Remove ads
展品
文物馆展出大澳居民的生活照片和日常用品,大部分都是大澳居民捐出,有些则是黄惠琼本人和其丈夫在大澳泥滩检拾回来。[7]
而文物馆其中一个重要展品就是一条8呎长的鲸鱼颚骨。该鲸骨在20多年前由一名大澳居民拾获,在2001年启用时搬往文物馆作免费展览。2003年9月18日,渔农自然护理署及警方以非法藏有濒危物种为理由,派员持搜查令到文物馆拆走鲸骨,存放在深水埗警署货仓内,并考虑提出检控,事件引起大众哗然。在舆论压力下,渔护署于10月3日放弃检控,并于10月21日送回文物馆继续展示。[8]
结业原因
黄惠琼于2009年9月表示因私人问题为由,可能于2011年关闭文物馆。[7]
2016年7月,大澳文化工作室因业主重建旧居而闭馆。[9]
开放时间
文物馆每日下午1时至5时免费开放予公众,但若在星期一至星期五参观,就需要致电(852)2985-6118预约。[7][10]
交通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