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熊座SU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熊座SU SU UMa)是北天拱极星座大熊座的密接联星。它是一颗周期性的激变变星,其幅度从峰值的10.8等至基值14.96等不等[2]。依据视差位移,该系统与地球的距离是4.53 mas[1],相当于719光年。它正以相对于地心每秒27公里的径向速度远离地球[3]

事实速览 观测资料 历元 J2000, 特性 ...

这颗变星是莫斯科天文台利迪亚·采拉斯卡亚英语Lidiya Tseraskaya(L. Ceraski)在1908年发现的[9]。它被分类为双子座U型变星矮新星[10]。自1926年以来的观测显示,这颗变星经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喷发:亮度范围在11.6-12.9星等的短周期,最大值持续约两天,亮度范围在10.4-11.8的长周期,最大值延长至13天。后者的事件被称为"超级最大化" [11]。后续发现类似的矮新星,因此大熊座SU现在是这一子类变星的原型[12]

这是单谱线的光谱联星,轨道周期1.83小时[5]。它由白矮星组成,通过吸积盘从伴星那里获取物质。这个吸积盘不稳定,会定期的爆发,增加系统的亮度[13]。对于大熊座SU,来自伴星的吸积率是9.8×10−13 M·yr−1[14]。在白矮星附近发现X射线发射,在爆发时会下降4倍。理论认为这种发射来自白矮星与其吸积盘间的边界层[13]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进阶读物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