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帛斑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帛斑蝶(学名;Idea leuconoe)又名大白斑蝶、大胡麻斑蝶(日语:大胡麻斑/オオゴマダラ Ōgomadara)或黑点大白斑蝶,是蛱蝶科斑蝶亚科的物种,分布于琉球群岛、台湾、中南半岛南部、马来半岛以及华莱士线以西的海洋东南亚地区。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1年12月10日) |
Remove ads
描述
本种蝶无雌雄二型性,雌雄外观相近,体型硕大,是台湾蛱蝶科中体型最大者,展翅约 9~12.5 公分。成蝶体色以白色为主,布有黑斑与线纹,腹部白色,背侧中央具一黑褐色纵带。头部黑褐,具白点,触角与口器亦为黑褐色。下唇须前伸,外白内黑;胸部黑褐并有白斑,前足跗节愈合呈匕状,雌蝶则具分节与爪。气味刷仅雄蝶具备,呈褐色。
翅形方面,前翅略呈三角形,前缘弧形,翅顶钝圆;后翅呈卵圆或扇形。翅背面白色半透明,内侧泛黄,沿前缘有黑褐色带纹,翅脉布满黑褐色鳞。翅面具醒目斑纹,前翅中央有之字形带,后翅中部则为一列斑点。前、后翅外缘各翅室具成对圆形黑边白窗斑。翅腹面纹路与背面相似,但黑斑更鲜明;缘毛呈黑白相间。[1]
2至5龄虫体节间具两圈黑环,体侧有红斑,中后胸与特定腹节侧线具黑色肉质突起,颜色鲜明,具警戒作用。蛹为悬垂型,金黄色且表面光滑,在阳光下闪亮,也是警戒色之一。
雄蝶具有发达的毛笔器为其特征成蝶全年可见,繁殖方面为一年多代。
Remove ads
分布
栖地
栖息于海岸林地,一年多代,飞行缓慢且常访花。成虫借由摄食有毒植物累积毒素,具防御作用,遇敌时会装死,伺机飞走。被捕时会释放异味。幼虫取食夹竹桃科(或萝藦科)植物爬森藤,成虫寿命约 1~2 个月。
大帛斑蝶飞行缓慢(所以也被称作大笨蝶),常在空中乘气流滑翔旋转。因为幼虫会吃罗布麻的叶子而在体内累积毒素,化蛹成蝶后有些蜘蛛因讨厌气味而不吃它,故有个称号叫“幸运蝶”。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