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英联邦成员国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英联邦(英语: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一个现由56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成员大多为英国以前的殖民地或自治领。[1]


前成员国(橙色)
英国海外领土和皇家属地(浅蓝色)
英联邦不是一个政治统一的联邦,成员国不可以对其他成员国行使权力。英联邦是一个国际组织,在这个组织中,具有不同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的国家地位是平等的,在1971年发表的《新加坡宣言》中描述的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和目标的框架内进行合作。[2]共同价值观和目标包括促进民主、人权、善政廉政(英语:good governance)、法治、公民自由、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自由贸易、多边主义和世界和平,上述目标通过各种多边项目实现,如每四年举行一次的英联邦运动会。[3]
英联邦的象征是英联邦元首,但此职位并无实权,秘书长才是英联邦实际最高长官。[4]
1926年帝国会议通过《贝尔福宣言》,第一次提出了英联邦一词,被称为“英联邦”(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的最初成员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自治领、南非联邦、爱尔兰自由邦和纽芬兰自治领。1931年,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威斯敏斯特法令》正式建立了英联邦关系,英国议会及英国政府从此不能再干涉自治领内部事务。[5]1949年,《伦敦宣言》标志着现代英联邦的诞生和确定了联邦现用名(Commonwealth of Nations)。[6]最新加入英联邦的成员是加蓬和多哥,于2022年6月24日加入。[7]56个成员国的人口共24亿,几乎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12.1亿生活在印度,95%生活在亚洲和非洲。[8]
目前,56个英联邦成员国中有15个是英联邦王国,其国家元首为英联邦元首查理三世;另外5个是拥有各自君主的君主制国家(文莱、斯威士兰、莱索托、马来西亚和汤加),其余36个都是共和国。爱尔兰和津巴布韦曾经都是英联邦成员国,其中津巴布韦已正式申请重新加入英联邦。南非、巴基斯坦、冈比亚和马尔代夫曾经退出过英联邦,后重新加入。
Remove ads
现成员国
以下大部分数据来自英联邦秘书处的成员国名单[9],人口数字统计截至2020年2月1日。
更多信息 国家, 首次加入日期 ...
国家 | 首次加入日期 | 所在区域 | 人口[10] | 政体 | 备注[注 1] |
---|---|---|---|---|---|
Antigua and Barbuda !![]() |
1981年11月1日 | 西印度群岛 | 94,195 | 单一制 英联邦王国 | |
Australia !![]() |
1931年12月11日 | 大洋洲(澳大拉西亚) | 25,711,320[11] | 联邦制 英联邦王国 | 在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令》中,澳大利亚是最初的自治领之一,虽然法令直到1942年澳大利亚才通过《1942年威斯敏斯特法令采纳法令》,《威斯敏斯特法令》在澳大利亚从1939年起追溯生效。[12]《1986年澳大利亚法案(英语:Australia Act 1986)》排除了英国在澳大利亚立法生效的可能性,排除了英国干涉澳大利亚政府的可能性,排除了澳大利亚法院向英国法院上诉的可能性。[13] |
Bahamas !![]() |
1973年7月10日 | 西印度群岛 | 402,576 | 单一制 英联邦王国 | |
Bangladesh !![]() |
1972年4月18日[14] | 南亚 | 165,867,307 | 单一制 威斯敏斯特体系 共和制 | 1971年宣布从巴基斯坦独立。[15] |
Barbados !![]() |
1966年11月30日 | 西印度群岛 | 286,618 | 单一制 威斯敏斯特体系 共和制 | 2021年10月巴巴多斯议会通过多共和化议案,11月30日正式生效,成为共和国 |
Belize !![]() |
1981年9月21日 | 中美洲 | 379,636 | 单一制 英联邦王国 | |
Botswana !![]() |
1966年9月30日 | 南部非洲 | 2,377,831 | 单一制 混合的议会共和制 | |
Brunei !![]() |
1984年1月1日 | 东南亚 | 439,022 | 单一制 伊斯兰国 君主专制 | |
Cameroon !![]() |
1995年11月13日[16] | 中部非洲 | 24,836,674 | 单一制 半总统制 | 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是原法属喀麦隆托管区,1960年1月1日从法国独立,成立“喀麦隆共和国”。英属喀麦隆托管区的南喀麦隆于1961年10月1日从英国独立,并入“喀麦隆共和国”。 |
Canada !![]() |
1931年12月11日 | 北美地区 | 38,005,238[17] | 联邦制 英联邦王国 | 1867年7月1日获得名义上的独立(自治领地位)。在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令》中,加拿大是最初的自治领之一。[18]1949年3月31日与纽芬兰自治领合并。1982年的加拿大通过《1982年加拿大法案(英语:Canada Act 1982)》,排除了英国在加拿大立法生效的可能性。 |
Cyprus !![]() |
1961年3月13日[19] | 欧亚大陆 | 1,197,667 | 单一制 总统共和制 | 1960年8月16日从英国独立。 |
Dominica !![]() |
1978年11月3日 | 西印度群岛 | 72,975 | 单一制 威斯敏斯特体系 共和制 | |
Eswatini !![]() |
1968年9月6日 | 南部非洲 | 1,336,933 | 单一制 君主专制 | 斯威士兰的名义加入,2018年4月19日更名为斯威士兰。 |
Fiji !![]() |
1970年10月10日 | 大洋洲(美拉尼西亚) | 909,024 | 单一制 议会共和制 | 1987年退出;1997年重新加入;2000年6月6日被暂停英联邦成员资格;[20]2001年12月20日恢复;[21]因2006年斐济军事政变再次被暂停成员资格,[22][23]2014年9月26日恢复。 |
Gambia, The !![]() |
1965年2月18日 | 西非 | 2,155,958 | 单一制 总统制 | 2013年10月3日退出英联邦,理由是“新殖民主义”。[24][25]2016年冈比亚总统选举中阿达马·巴罗当选总统后,于2018年1月22日申请重新加入联邦,[26]并于2018年2月8日重新加入联邦。[27] |
Ghana !![]() |
1957年3月6日 | 西非 | 29,088,849 | 单一制 总统制 | |
Gabon !![]() |
2022年6月24日 | 西非 | 1,475,000 | 单一制 总统制 | 1960年8月17日脱离法国独立,与莫桑比克、卢旺达、多哥一样在历史上不是英国殖民地,跟英国没有宪法联系。[28] |
Grenada !![]() |
1974年2月7日 | 西印度群岛 | 107,894 | 单一制 英联邦王国 | |
Guyana !![]() |
1966年5月26日 | 南美洲 | 773,808 | 单一制 总统制 | |
India !![]() |
1947年8月15日 | 南亚 | 1,353,014,094 | 联邦制 威斯敏斯特体系 共和制 | 由前法属印度(1961年12月19日并入金德讷格尔;1954年11月1日并入本地治里、开利开尔、亚南、马埃),前葡属印度(1961年12月19日并入果阿邦、达曼、达曼-第乌;1961年并入达德拉-纳加尔哈维利)和锡金邦(1975年5月16日)合并而成。 |
Jamaica !![]() |
1962年8月6日 | 西印度群岛 | 2,819,888 | 单一制 英联邦王国 | |
Kenya !![]() |
1963年12月12日 | 东非 | 49,167,382 | 单一制 总统制 | |
Kiribati !![]() |
1979年7月12日 | 大洋洲(密克罗尼西亚岛群) | 117,636 | 单一制 混合的议会共和制 | |
Lesotho !![]() |
1966年10月4日 | 南部非洲 | 2,199,492 | 单一制 威斯敏斯特体系 君主制[注 4] | |
Malawi !![]() |
1964年7月6日 | 东非 | 18,558,768 | 单一制 总统制 | |
Malaysia !![]() |
1957年8月31日 | 东南亚 | 31,505,208 | 联邦制 威斯敏斯特体系 君主制[注 4] | 1957年加入马来亚联合邦;1963年9月16日改革为马来西亚,与新加坡(1965年8月9日独立)、 北加里曼丹岛直辖殖民地和砂拉越组成联邦。[29] |
Maldives !![]() |
1982年7月9日 | 南亚 | 515,696 | 单一制 总统制 | 1965年7月26日从英国独立。[30]1982年7月9日至1985年7月20日是英联邦特殊成员。[31]2016年10月13日退出英联邦[32][33]2020年2月1日重新加入。 |
Malta !![]() |
1964年9月21日 | 南欧 | 422,212 | 单一制 威斯敏斯特体系 共和制 | 1964年9月21日从英国独立。 |
Mauritius !![]() |
1968年3月12日 | 东非 | 1,286,240 | 单一制 威斯敏斯特体系 共和制 | |
Mozambique !![]() |
1995年11月13日[34] | 东非 | 29,977,238 | 单一制 半总统制 | 1975年6月25日从葡萄牙独立。是第一个加入英联邦以前与英国没有任何殖民或宪法关系的国家。[35] |
Namibia !![]() |
1990年3月21日 | 南部非洲 | 2,600,857 | 单一制 半总统制 | 从南非独立。[36]包括南非于1994年2月28日午夜移交的鲸湾港和企鹅群岛。 |
Nauru !![]() |
1968年11月1日† | 大洋洲(密克罗尼西亚岛群) | 10,387 | 单一制 混合的议会共和制 | 1968年1月31日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的联合托管下独立。1968年11月1日至1999年5月1日是英联邦特殊成员,1999年5月1日成为正式成员国,[37]2006年1月变为特殊成员,[38]2011年6月再次成为正式成员。[39] |
New Zealand !![]() |
1931年12月11日 | 大洋洲(澳大拉西亚) | 5,092,910[40] | 单一制 英联邦王国 | 1907年9月26日获得名义上的独立(自治领地位)。在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令》中,新西兰是最初的自治领之一,尽管直到1947年新西兰才通过了《1947年威斯敏斯特法令采纳法令(英语:Statute of Westminster Adoption Act 1947)》。1986年,新西兰通过了《1986年新西兰宪法法令(英语:New Zealand Constitution Act 1986)》,取消了与英国议会的所有联系。2003年通过了《2003年最高法院法令》,取消了与英国法律系统(枢密院司法委员会)的所有联系。 |
Nigeria !![]() |
1960年10月1日 | 西非 | 194,615,054 | 联邦制 总统共和制 | 1961年5月31日并入前英国托管领土英属喀麦隆。1995年被暂停英联邦成员资格,1999年恢复。[41] |
Pakistan !![]() |
1947年8月14日[注 5] | 南亚 | 199,031,265 | 联邦制 威斯敏斯特体系 共和制 | 1958年9月8日起包括从马斯喀特和阿曼(英语:Muscat and Oman)移交的瓜达尔市。1971年前,包括孟加拉国(时称东巴基斯坦)。[15]1972年退出联邦,1989年重新加入;1999年被暂停英联邦成员资格,2004年恢复;2007年再次被暂停英联邦成员资格,[42]2008年恢复。[43] |
Papua New Guinea !![]() |
1975年9月16日 | 大洋洲(美拉尼西亚) | 8,034,630 | 单一制 英联邦王国 | 从澳大利亚独立。 |
Rwanda !![]() |
2009年11月29日 | 东非 | 12,322,920 | 单一制 总统制 | [35]1962年7月1日从比利时独立。是第二个加入英联邦(在莫桑比克之后)之前与英国没有任何殖民关系或宪法关系的国家。与莫桑比克不同的是,卢旺达加入英联邦后,英语就成为了国家官方语言之一。 |
Saint Kitts and Nevis !![]() |
1983年9月19日 | 西印度群岛 | 56,632 | 联邦制 英联邦王国 | |
Saint Lucia !![]() |
1979年2月22日 | 西印度群岛 | 189,000 | 单一制 英联邦王国 | |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 |
1979年10月27日 | 西印度群岛 | 109,501 | 单一制 英联邦王国 | 1979年10月27日至1985年6月1日为英联邦特殊成员。 |
Samoa !![]() |
1970年8月28日 | 大洋洲(波利尼西亚) | 196,954 | 单一制 议会共和制 | 1962年1月1日从新西兰独立。以西萨摩亚名义加入英联邦,1997年7月4日改名为萨摩亚。[44] |
Seychelles !![]() |
1976年6月29日 | 东非 | 98,248 | 单一制 总统制 | |
Sierra Leone !![]() |
1961年4月27日 | 西非 | 6,818,117 | 单一制 总统制 | |
Singapore !![]() |
1965年10月15日† | 东南亚 | 5,889,117 | 单一制 威斯敏斯特体系 共和制 | 1963年9月16日脱离英国,加入马来西亚联邦。于1965年8月9日独立。[45] |
Solomon Islands !![]() |
1978年7月7日 | 大洋洲(美拉尼西亚) | 614,497 | 单一制 英联邦王国 | |
South Africa !![]() |
1931年12月11日 | 南部非洲 | 56,007,479 | 单一制 混合的议会共和制 | 1910年5月31日获得名义上独立(自治领地位)。在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令》中,南非是最初的自治领之一。1961年5月31日退出英联邦,1994年6月1日重新加入。[46] |
Sri Lanka !![]() |
1948年2月4日 | 南亚 | 20,979,811 | 单一制 半总统制 | 以锡兰自治领身份加入,1972年更名斯里兰卡,成为共和国。 |
Tanzania !![]() |
1961年12月9日 | 东非 | 57,790,062 | 单一制 总统制 | 最初以坦噶尼喀、 桑给巴尔身份加入;1964年4月26日,两者合并为坦桑尼亚。[47] |
Togo !![]() |
2022年6月24日 | 西非 | 7,863,400 | 单一制 总统制 | 一战结束后于1919年成为英国和法国的托管地(即后来的联合国托管领土),国名多哥兰。后来英属多哥兰于1956年纳入英属黄金海岸,1957年3月6日成为加纳;法属多哥兰于1960年4月27日独立。 |
Tonga !![]() |
1970年6月4日 | 大洋洲(波利尼西亚) | 107,228 | 单一制 威斯敏斯特体系 君主制[注 4] | |
Trinidad and Tobago !![]() |
1962年8月31日 | 西印度群岛 | 1,376,801 | 单一制 威斯敏斯特体系 共和制 | 1962年8月31日获得名义上独立(自治领地位)。根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议会通过的《1976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宪法法案》,1976年8月1日成为英联邦内的共和国。 |
Tuvalu !![]() |
1978年10月1日 | 大洋洲(波利尼西亚) | 10,116 | 单一制 英联邦王国 | 1978年10月1日至2000年9月1日为英联邦特殊成员。[48] |
Uganda !![]() |
1962年10月9日 | 东非 | 42,288,962 | 单一制 总统制 | |
United Kingdom !![]() |
1931年12月11日 | 西欧 | 67,988,148[49] | 单一制 英联邦王国 | 1926年帝国会议通过《贝尔福宣言》;1931年,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威斯敏斯特法令》。 |
Vanuatu !![]() |
1980年7月30日 | 大洋洲(美拉尼西亚) | 279,953 | 单一制 威斯敏斯特体系 共和制 | 从法国和英国的联合统治下获得独立。 |
Zambia !![]() |
1964年10月24日 | 南部非洲 | 17,470,471 | 单一制 总统制 |
关闭
Remove ads
前成员国
更多信息 国家, 加入日期 ...
国家 | 加入日期 | 所处大洲 | 退出时间 | 备注 |
---|---|---|---|---|
Ireland !![]() |
1931年12月11日 | 欧洲 | 1949年4月18日 | 在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令》中,爱尔兰是最初的自治领之一,[50]1948年通过《爱尔兰共和国法令(英语:Republic of Ireland Act)》后退出,1949年英国通过《爱尔兰法令(英语:Ireland Act 1949)》后同意爱尔兰退出。[15] |
Zimbabwe !![]() |
1980年10月1日 | 非洲 | 2003年12月7日 | 2002年3月19日被暂停英联邦成员资格。[21]2003年12月7日自愿退出英联邦。[51]2018年5月15日,埃默森·姆南加古瓦总统提交了重新加入英联邦的申请。 |
关闭
已不存在的前成员国
更多信息 前国家, 加入日期 ...
前国家 | 加入日期 | 所处大洲 | 消失时间 | 重新加入的身份 | 备注 |
---|---|---|---|---|---|
Malaya !![]() |
1957年8月31日 | 亚洲/大洋洲 | 1963年7月31日 | Malaysia !![]() |
由新加坡(1965年独立)、沙巴和砂拉越合并为马来西亚联邦。 |
Newfoundland !![]() |
1931年12月11日 | 北美洲 | 1934年2月16日 | Canada !![]() |
在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令》中,其为最初的自治领之一。1949年,纽芬兰与加拿大合并,自治领随之结束。[50] |
Tanganyika !![]() |
1961年12月9日 | 非洲 | 1964年4月26日 | Tanzania !![]() |
1964年4月26日,两者合并为坦桑尼亚。[47] |
Zanzibar !![]() |
1963年12月10日 |
关闭
准会员国
更多信息 国家, 申请年 ...
国家 | 申请年 | 所处大洲 | 人口 | 备注 |
---|---|---|---|---|
Somaliland !![]() |
2009(申请以观察员国身份加入)[52] | 非洲 | 约3,500,000[注 6] | 该政权宣称已经独立,但并未获得国际普遍承认;现时国际认可其为为索马里的联邦成员国。索马里兰已经提出申请以观察员国身份加入英联邦,[52]其边界接近于英属索马里兰(1884-1960年是英国的保护国)。 |
South Sudan !![]() |
2011[53] | 非洲 | 13,670,642 | 1956年从英国独立,成为苏丹共和国的一部分。2011年从苏丹共和国独立。[54] |
Suriname !![]() |
2012 | 南美洲 | 555,934 | 苏里南1799-1816年期间被英国占领,后英国将其归还给荷兰,于1975年独立。2012年,苏里南宣布了加入英联邦的计划,[56]英国政府也优先指导苏里南申请加入英联邦。[57] |
Burundi !![]() |
2013 | 非洲 | 10,524,117 | 2014年10月22日,布隆迪参议院规定了英语与法语、基隆迪语共同为布隆迪的官方语言。[59] |
Zimbabwe !![]() |
2018[60] | 非洲 | 16,150,362 | 在罗伯·穆加贝担任总统期间,津巴布韦主导了英联邦事务,造成了联邦内部的分裂。2002年,津巴布韦因违反《哈拉雷宣言》而被暂停英联邦成员资格。2003年,英联邦拒绝解除对津巴布韦的制裁,津巴布韦宣布退出英联邦。从那时起,英联邦致力于结束政治僵局和让津巴布韦恢复正常。2018年5月15日,穆加贝政府倒台后的姆南加古瓦新政府申请重新加入英联邦。 |
关闭
Remove ads
参见
注释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