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连海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连海关是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的正厅级海关,负责辽宁省大连市、鞍山市、本溪市、丹东市、营口市、盘锦市的海关管理工作,下辖大窑湾海关、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北良港海关、大连邮局海关、七贤岭海关、金普海关、金石滩海关、大连港湾海关(下设驻和尚岛办事处)、旅顺海关、庄河海关、大连长兴岛海关、营口海关、鲅鱼圈海关(下设驻仙人岛办事处)、盘锦海关、鞍山海关、大东港海关、丹东海关、本溪海关、大连海关风险防控分局19个隶属海关单位[1]。
Remove ads
沿革

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俄罗斯帝国胁迫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大连成为俄国租借地;3月29日,俄国政府发布公告,宣布向各国开放大连港;应俄国在大连设立海关的要求,同年7月6日俄清签订的《东省铁路公司续订合同》中规定:“俄国可在辽东半岛租借地内自行酌定税则,中国可在交界征收货物从该租地运入或运往该租地之税。此事中国政府可商允俄国国家将税关设在大连湾。自该口开埠通商之日为始,所有开办及经理之事,委派东省铁路公司作为中国户部代办人,代为征收。此关专归北京政府管辖,该代办人将所办之事按时呈报。另派中国文官为驻扎该处税关委员”,清廷虽然名义上保留大连海关管辖权,实质则由俄国方面掌握关税制定权;7月30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发布敕令,规定俄国租借大连湾期间,按一定条件在大连港施行自由贸易;8月11日,俄国正式宣布大连为自由港,向各国商船开放。俄占时期,尽管清政府多次催促俄国履约建立海关,但俄国政府态度冷漠,大连海关迟迟未建,且未能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自由港制度,大连港实为完全自由港,没有任何关税限制。
1904年(光绪30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5月28日,日军占领大连港;6月26日,大连港经过扫雷后重新启用,初期仅允许军需品运输船只停泊。1905年(光绪31年)5月8日,日本政府以大连辽东守备军司令部中将西宽二朗名义颁布《货物输出入税则》,规定外国货物进出大连港必须由中国船只运输,根据营口港实行的中国沿岸贸易税率表征收进出口税,但由于日货不在此限的不平等规定,遭到其余列强反对。1906年(光绪32年)6月13日,关东都督府发布公告,宣布废除《货物输出入税则》;6月14日,清政府照会日方,提出因日方已经接管俄国在南满的全部利益,日方亦当按清俄间协议内容(《旅大租地条约》第6款与《东省铁路公司续订合同》第5款)建立大连海关。
1907年(光绪33年)5月30日,日清签订《会订大连海关试办章程》;6月1日,日本外务省向各国公使通告大连海关次月成立、即日办理关税事务的消息;7月1日起大连海关正式成立。9月,日本将大连港改为自由港,不设关税。1911年,日本政府拒绝清、英、美等国出于对满铁借机向中国内地走私商品的怀疑而提出的撤销大连自由港制度的要求[2]。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各省宣布脱离清朝统治自行独立;次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都北京。1915年(民国4年)5月25日,北洋政府与日方签订《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将旅大租借期限延至99年。
1927年(昭和2年)12月20日,大连邮便局内设置门司税关大连出张所事务所,负责关东州及满洲境内在住日本人向日本本土寄送物品的关税征收,系日本海关史上唯一的海外办事处,1944年(昭和19年)1月废止[3]。
1931年(民国20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第二次中日战争局部冲突开端。1932年(民国21年)3月,日本扶植建立傀儡政权满洲国;同月,中华民国中央银行开始负责收集各地海关收入,并通过汇款至香港上海银行偿还外债。因为中日战端已开,大连海关向中央银行停止缴付海关收入,因此同年6月24日,中华民国海关总税务司署总税务司梅乐和取得时任财政部部长宋子文许可,发令罢免大连海关税务司福木顺一郎;次日,日本将大连海关移交满洲国[4];9月15日,满洲国宣布满洲国与中华民国间出入口税率实行分别税率,标志着满洲国与中华民国以往的海关联系正式断绝[5];同日《日满议定书》在新京签订,日方在承认满洲国后转变立场,以满洲国为关东州的被租借国,再度任命福木顺一郎为大连海关税务司[6]。
1945年(民国34年)8月,苏联红军发动八月风暴行动,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地区,进驻大连。
1951年2月10日,定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连海关。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关联词条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