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又名《圣大解脱经》,《大通方广经》,《方广灭罪成佛经》,收录于《大正藏[1]

历史

梁代荆襄本来有瘟疫, 举行《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忏后,瘟疫平复, 此经忏就因此开始盛行。[2]

广弘明集》记载:此经在梁朝前后,是与《金光明经忏》并列的、非常盛行的忏法之一,当时还有依此经制定的《大通方广忏》,然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幸佚失。 [3]

在南北朝期间,陈文帝 (560 年 )御制《大通方广忏文》[4],也在太极殿设无遮大会并舍身,招集僧众举行《法华》、《金光明》、《大通方广》、《虚空藏》等忏[5]

隋代有信士为先亡造此经流通回向的习俗。隋文帝开皇十年 (590),有董氏造此经回向亡夫[6]。仁寿三年(603年),有令狐氏为七世父母发愿写经 [7]

此经在第八世纪以前,流行于日本,这可从《日本灵异记》三则故事得知:卷上的“聋者归敬《方广经典》得现报开两耳缘”,“偷用子物作牛役之示异表缘”与卷下“沙门诵持《方广大乘》沈海不溺缘”。 [8]

内容

此经宣讲了忏悔净罪的殊胜法门,包括参加修持的人数、天数和占梦的验相等,还宣讲了三乘是一乘、别相三宝、一相三宝、荐拔众生的方便、无上空义、成就菩萨道的方便、佛的本生故事等。 [9]

版本

此经在西藏占领敦煌时,被翻译成藏文, 收录于甘珠尔 及各版本的西藏大藏经中 [10] [11] [12]

1933 年高楠顺次郎缀合松本文三郎所藏此经敦煌写本的上卷、大谷大学所藏此经的中卷、日本知恩院天平三年(731 年)的写本,并和大英博物馆所藏此经斯坦因 S1847 号的下卷对校,重建该经,编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85 册 2871号 [13]

此经有多种版本: 版本一:台湾曾庆忠(法护)独力以藏文译本、大正藏重建本(1933 年)、各敦煌残卷、房山石经(编号8洞0682)相互校勘,《大通方广灭罪庄严成佛经》敦煌宝藏校勘版,又名《大解脱经》,曾庆忠(法护),台湾基隆:大藏文化出版社,2003年初版 </ref>。 版本二:近代由雍和宫的拉西仁勤喇嘛指导,胡继欧补译, 重编汉文文本,并出版藏译本 </ref>。

经疏

宽治八年(1094 年)日本僧侣永超撰《东域传灯目录》,内有:“《大通方广经疏》一卷。”之名,内容不详 [14]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