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野洋子
日本藝術家、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野洋子(日语:小野 洋子/オノ・ヨーコ Ono Yōko ?、英语:Yoko Ono,1933年2月18日—),曾被误译为“大野洋子”[1][2][3],是日裔美籍多媒体艺术家、歌手及和平活动家。她是约翰·列侬的第二任妻子和遗孀,知名于她在先锋派艺术、音乐和电影领域的作品[4]。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0年10月9日) |
Remove ads
生平
小野洋子出生的前两天,小野洋子的父亲小野英辅调职到横滨正金银行[5]的旧金山分部。小野一家不久后也搬至旧金山,小野洋子在她两岁时第一次见到父亲小野英辅[6]。她的弟弟启辅生于1936年的12月。她四岁时开始学钢琴。[7]1937年,小野一家搬回日本,小野洋子进入东京的学习院大学就读。[5]
小野在东京长大,就读于学习院大学。她在大二结束后退学,于1953年到纽约与家人团聚。她到莎拉劳伦斯学院学习,接着进入了纽约市中心的艺术家圈,包括激浪派团体。小野于1966年在她的伦敦展览上第一次遇见列侬,两人在1968年成为恋人。
1970年,她出版了著名诗集《葡萄柚》(Grapefruit),执导电影《羽化登仙》(Apotheosis)和《FLY(飞)》(也译作《苍蝇》)。她擅长制造艺术事件,打破人们的习惯性思维,让人们对现有的世界观提出质疑。
约翰·列侬曾经这样描述自己妻子:“世界上最有名,却最不为人知的艺术家:每个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可没有人知道她做了什么。”。在披头士时代晚期,她和约翰·列侬的合作了第一张作品,名为《两个处子》(Two Virgins),随后又组建了“塑胶小野乐团”(Plastic Ono Band)并继续合作了许多音乐作品,其风格皆与披头士的风格差异极大。
Remove ads
英语专辑
- 小野洋子
- 《Yoko Ono/Plastic Ono Band》(1970年12月11日)
- 《Fly》(1971年3月12日)
- 《Approximately Infinite Universe》(1973年1月8日)
- 《Feeling the Space》(1973年11月23日)
- 《A Story》(1974年)
- 《Season of Glass》(1981年6月8日)
- 《It's Alright》(1982年11月)
- 《Starpeace》(1985年)
- 《Rising》(1995年7月7日)
- 《Blueprint for a Sunrise》(2001年11月9日)
- 《Between My Head and the Sky》(2009年9月21日)
- 塑胶小野乐队
- 《Unfinished Music No.1: Two Virgins》(1968年11月29日)
- 《Unfinished Music No. 2: Life with the Lions》(1969年5月9日)
- 《Wedding Album》(1969年11月7日)
- 《Some Time in New York City》(1972年6月12日)
- 《Double Fantasy》(1980年11月17日)
- 《Milk and Honey》(1984年1月27日)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