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山龙属

盘足龙科的一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山龍屬
Remove ads

天山龙属(属名:Tienshanosaurus)是种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中国

事实速览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

在1928年,一位中国地质学家在中国新疆发现一群蜥脚类化石,包含约30个成年个体、3个未成年个体、以及恐龙蛋化石,这些化石被送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1937年,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锺健将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奇台天山龙T. chitaiensis[1]。属名意为“天山的蜥蜴”;种名则是以奇台县为名。正模标本(编号IVPP AS 40002-3)是一些身体骨骼的骨头,缺少头颅股与下颌,发现于石树沟组,地质年代为牛津阶。这个正模标本被估计身长约12米。

在1991年,拉弗·莫纳儿(Ralph Molnar)将师氏盘足龙改名为师氏天山龙(T. zdanskyi[2]。在1999年,其他科学家将奇台天山龙改名为奇台盘足龙(E. chitaiensis[3]。尽管盘足龙的命名时间较早,但学界普遍不认为盘足龙、天山龙是相同属,因此两者没有命名优先权的问题。

由于化石材料破碎、研究有限,目前很难确定天山龙的分类位置。天山龙过去曾被多次归类于不同位置:Helopodinae亚科、星牙龙亚科(Astrodontidae)、盘足龙亚科(Euhelopodinae)、盘足龙科腕龙科圆顶龙科马门溪龙科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