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津港保税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津港保税区(英语:Tianjin Port Free Trade Zone),简称天保,是天津市滨海新区的特殊功能区,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第二个、北方首个保税区。经过多轮扩展与整合,现已形成“三区两港”的空间格局,即空港、临港、海港三大片区,依托天津港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两大口岸资源,并管辖多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2]。
天津港保税区产业体系依托港口、机场的区位优势和保税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区等多重政策叠加,区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临空产业链与港口型开放型经济体系[3][4]。
目前,天津港保税区规划管理面积约223平方公里,其中空港片区约102平方公里(含天津航空物流区7.6平方公里)、临港片区约115平方公里、海港片区约6.2平方公里。[5]
历史沿革
天津港保税区于1991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天津港港区“围网立区”,成为中国北方首个保税区[6]。2002年,保税区启动建设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发展重心由海港片区逐步向内陆拓展[7]。
2006年至2007年间,东疆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复并正式开港,成为天津港口型特殊监管的重要平台[8]。 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天津港保税区承担起天津机场片区以及中心商务片区内相关综合保税区的建设与管理职能[9]。
2017年,天津临港经济区因管委员经济统计数据造假被撤销[10],整体并入天津港保税区,形成“空港—临港—海港”三大片区协同发展的格局[11]。
2020年以后,天津市内既有特殊监管区域陆续整合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其中包括天津港综合保税区(海港与空港片区)、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以及临港综合保税区[12]。
空间格局

天津港保税区实行“三区两港”的空间格局,即管理空港、临港和海港三大片区,依托天津港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两大口岸资源。
空港区域以民用航空产业为主体,重点集聚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13]
临港区域依托岸线与港口条件,主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化工材料、粮油食品及口岸贸易。[14]
海港区域则以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为主,形成了大宗商品保税仓储、平行进口汽车等特色业态。[15]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