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太原之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太原之战发生于唐朝至德二年(757年),是唐朝将领李光弼与燕军将领史思明等人之间的战争。

事实速览 太原之战, 日期 ...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史之乱期间,史思明自博陵(今河北定县)、蔡希德自太行、牛廷玠自范阳、高秀岩自大同,分别发兵共十万会攻太原,企图夺取河东道,向朔方、河西实施深远迂回。此时唐精兵锐卒都被征调到朔方军保卫肃宗皇帝,李光弼的乌合之众不满一万,守将皆惧,建议修固城池以拒。李光弼力排众议,曰:“太原城周四十里,贼垂至而兴役,是未见敌先自困也。”[1]令人掘壕筑垒,挖掘地道,作墼数十万,以密集的弩矢、石炮反击,一发辄毙二十余人,又挖地道贯穿敌营,敌营因土质松软下陷,死伤数千,贼众惊乱,官军鼓噪乘胜追击,斩首七万余级。史思明被李光弼击退后,还守范阳。唐廷迁李光弼为司空,封郑国公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