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
|
最高峰
|
山底到山峰高度
|
占半径比[n 1]
|
发源
|
备注
|
01 !水星
|
卡洛里山脉
|
030 !≤ 3公里(1.9英里)[2][3]
|
0123 !0.12
|
撞击[4]
|
形成于卡洛里撞击
|
02 !金星
|
斯卡迪山 (麦克斯韦山脉中的山丘)
|
064 !6.4公里(4英里)[5] (高于平均线11公里)
|
0106 !0.11
|
构造[6]
|
可能因含硫化铅的金属“金星雪”缘故,雷达显示出明亮的斜坡。[7]。
|
马特山
|
049 !约4.9公里(3英里)[8]
|
0081 !0.081
|
火山[9]
|
金星上最高的火山
|
地球[n 2]
|
茂纳凯亚火山和茂纳洛亚火山
|
102 !10.2公里(6.3英里)[11]
|
0160 !0.16
|
火山
|
其中高出海平面4.2公里(2.6英里)
|
哈莱阿卡拉火山
|
091 !9.1公里(5.7英里)[12]
|
0142 !0.14
|
火山
|
高出海平面3.1公里[12]
|
泰德峰
|
075 !7.5公里(4.7英里)[13]
|
0118 !0.12
|
火山
|
高出海平面3.7公里[13]
|
麦金利山
|
056 !5.3-5.9公里(3.3-3.7英里)[14]
|
0093 !0.093
|
构造
|
陆地上从山脚至山巅最高的山丘[15][n 3]
|
珠穆朗玛峰
|
041 !3.6-4.6公里(2.2-2.9英里)[16]
|
0072 !0.072
|
构造
|
北坡4.6公里,南坡3.6公里[n 4],海拨最高(8.8公里)(但不是从底部到顶部山脉中最高的)。
|
04 !月球[n 5]
|
惠更斯山
|
055 !5.5公里(3.4英里)[19][20]
|
0317 !0.32
|
撞击
|
形成于雨海撞击
|
哈德利山
|
045 !4.5公里(2.8英里)[19][20]
|
0259 !0.26
|
撞击
|
形成于雨海撞击
|
吕姆克山
|
011 !1.3公里(0.81英里)[21]
|
0063 !0.063
|
火山
|
月球上最大的火山构造[21]
|
05 !火星
|
奥林帕斯山
|
219 !21.9公里(14英里)[n 6][22][23]
|
0646 !0.65
|
火山
|
高出1000公里外的北方大平原26公里[24],山顶火山口大小60x80公里,深达3.2公里[23],周围边缘陡坡高达8公里[25]。而一般盾状火山,平均山体坡度只有5.2度[22]。
|
阿斯克劳山
|
149 !14.9公里(9.3英里)[22]
|
0440 !0.44
|
火山
|
三座塔尔西斯山中最高的
|
埃律西昂山
|
126 !12.6公里(7.8英里)[22]
|
0372 !0.37
|
火山
|
埃律西昂火山区最高的火山
|
阿尔西亚山
|
117 !11.7公里(7.3英里)[22]
|
0345 !0.35
|
火山
|
山顶破火山口尺寸108至138公里(67至86英里)[22]
|
帕弗尼斯山
|
084 !8.4公里(5.2英里)[22]
|
0248 !0.25
|
火山
|
山顶破火山口深4.8公里(3英里)[22]
|
安西瑞斯山
|
062 !6.2公里(3.9英里)[26]
|
0183 !0.18
|
撞击
|
形成于希腊撞击,为火星上非火山类山峰中最高。
|
埃俄利斯山 (“夏普山”)
|
050 !4.5-5.5公里(2.8-3.4英里)[27][n 7]
|
0162 !0.16
|
堆积和侵蚀作用[n 8]
|
形成于盖尔撞击坑中的沉积物堆积[32],好奇号火星车自2014年11月以来一直往上行驶[33]。
|
06 !灶神星
|
雷亚希尔维亚盆地中央峰
|
220 !220
|
8370 !8.4
|
撞击
|
宽约200公里(120英里),另见:太阳系最大撞击坑列表
|
07 !谷神星
|
阿胡拉山
|
040 !4公里(2.5英里)[35]
|
0853 !0.85
|
冰火山[36]
|
相对平坦区域内孤立的陡峭穹丘,最陡峭一侧的最大高度约为5公里,大约位于谷神星上最大撞击盆地的对跖点上。
|
08 !木卫一
|
南博阿索利山脉 [37]
|
178 !17.5-18.2公里(10.9-11.3英里)}[38]
|
0999 !1.0
|
构造
|
东南侧有一道15公里(9英里)高的悬崖[39]
|
爱奥尼亚山东脊
|
127 !约12.7公里(7.9英里)[39][40]
|
0697 !0.70
|
构造
|
有弯曲的双脊形状
|
优卑亚山脉
|
118 !10.3-13.4公里(6.4-8.3英里)[41]
|
0736 !0.74
|
构造
|
西北侧山体滑坡留下2.5万公里3碎屑坡[42][n 10]
|
无名山(西经245度、南纬30度)
|
025 !约2.5公里(1.6公里)[43][44]
|
0137 !0.14
|
火山
|
木卫一众多火山中最高的一座,呈非典型的圆锥状[44][n 11]
|
09 !土卫一
|
赫歇尔撞击坑 中央峰
|
070 !约7公里(4英里)[46]
|
3530 !3.5
|
撞击
|
另见:太阳系最大撞击坑列表
|
10 !土卫四
|
贾尼科洛皱脊
|
015 !1.5公里(0.9英里)[47]
|
0267 !0.27
|
构造[n 12]
|
周围地壳凹陷约0.3公里。
|
11 !土卫六
|
米斯林山脉
|
033 !≤ 3.3公里(2.1英里)[50]
|
0130 !0.13
|
构造[50]
|
可能是由于全球收缩而形成[51]
|
末日山
|
014 !1.45公里(0.9英里)[52]
|
0056 !0.056
|
冰火山[52]
|
毗邻索特拉光斑,有一处1.7公里(1.1英里)深的坍塌特征[52]。
|
12 !土卫八
|
赤道脊
|
200 !约20公里(12英里)[53]
|
2720 !2.7
|
不确定[n 13]
|
尚未测量过单座山峰
|
13 !天卫四
|
未命名 ("侧翼山脉")
|
110 !约11公里(7英里)[46]
|
1440 !1.4
|
撞击 (?)
|
“航行者2号”交汇后不久,给出了6公里的高度值[57]。
|
14 !冥王星
|
丹增山脉 "T2"峰
|
062 !~6.2公里(3.9)英里[58]
|
0522 !0.52
|
地壳构造[59] (?)
|
由水冰构成[59],取名自丹增诺盖[60]
|
皮卡尔山[n 14][61][62]
|
055 !~5.5公里(3.4英里)[58]
|
0463 !0.46
|
冰火山 (?)
|
纵横约220公里[63],中央凹陷深11公里[58]。
|
莱特山[n 14][61][62]
|
047 ! ~4.7公里(2.9英里)[58]
|
0396 !0.40
|
冰火山 (?)
|
纵横约160公里[61],山顶凹陷直径~56公里[64],深4.5公里[58]。
|
15 !卡戎
|
巴特勒山[65]
|
045 ! ≥4.5公里(2.8英里)[65]
|
0743 !0.74
|
地壳构造 (?)
|
南部平原—武尔坎平原,有几座孤立的山峰,可能是倾斜的地壳块体[65]。
|
桃乐斯撞击坑中央峰[65]
|
040 ! ~4公里(2.5英里)[65]
|
0660 !0.66
|
撞击
|
卡戎最大的北极撞击盆地-桃乐斯撞击坑,直径约240公里,深6公里[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