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奇尼瓜齿兽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奇尼瓜齿兽属(学名:Chiniquodon)是已灭绝合弓纲的一属,属于兽孔目犬齿兽亚目的奇尼瓜齿兽科,生存于三叠纪中晚期的南美洲。奇尼瓜齿兽具有许多类似哺乳动物的特征,其最近亲可能是同时代、同地区的Probelesodon。奇尼瓜齿兽是种小型肉食性动物,体型接近狗。奇尼瓜齿兽与早期恐龙共存于同一地区,可能占据、竞争者类似的生态位,这可能是奇尼瓜齿兽消失、灭绝的原因。
奇尼瓜齿兽目前已发现四个种。模式种是C. theotonicus,是由弗雷德里克·冯·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在1936年叙述、命名。属名是以化石挖掘地的Chiniquá为名。化石发现于巴西的圣玛利亚组(Santa Maria Formation)、阿根廷的Los Chanares组地层,地质年代为三叠纪的卡尼阶。目前已经发现许多头颅骨,正模标本存放于德国蒂宾根大学。
巴西奇尼瓜齿兽(C. brasilensis)是在1982年被叙述、命名,化石发现于巴西的Paleorrota地质公园,属于圣玛利亚组,地质年代为三叠纪的卡尼阶。化石是一个长约10公分的头颅骨。
圣胡安奇尼瓜齿兽(C. sanjuanensis)是由R.N. Martinez、C.A. Forster在1996年叙述、命名,当时为Probelesodon sanjuanensis[1]。在2002年,F. Abdala、N.P. Giannini将这个种改归类于奇尼瓜齿兽。化石发现于阿根廷的伊斯基瓜拉斯托组(Ischigualasto Formation)地层,地质年代为三叠纪的卡尼阶。化石是一个完整头颅骨、下颌、以及其他零碎骨头[2]。
C. kalanoro的化石是一个下颌(编号UA 10607),发现于马达加斯加的Makay组地层,地质年代为三叠纪晚期的拉丁尼阶与卡尼阶交界[3]。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