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奥地利世界遗产名录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文缩写:UNESCO)世界遗产指的是1972年制定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所述的重要的文化或自然遗产项目。[1]奥地利共和国于1992年12月18日批准了该公约,使该国的自然和历史遗迹有资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
![]() |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24年12月21日) |
1996年,在墨西哥尤卡坦州首府梅里达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奥地利申报的项目首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那次会议上,增加了两项奥地利世界文化遗产:“萨尔茨堡城历史中心”和“美泉宫及其花园”。[3]此后直到2001年,每年奥地利都成功申报世界遗产,之后于2011年和2017年又有两次申报成功。截至2019年,奥地利共有10处历史和自然遗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另有12处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奥地利有三处世界遗产是跨国项目,与其他国家联合申报成功:“费尔特湖/新锡德尔湖文化景观”与匈牙利共有,“阿尔卑斯山周围的史前木桩建筑”与法国、德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和瑞士共有,“喀尔巴阡山脉原始山毛榉森林和欧洲其他地区古山毛榉森林”与阿尔巴尼亚、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西班牙和乌克兰共有。1997年,因当地政府计划在附近新建高层建筑,坐落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世界遗产“维也纳历史中心”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4]奥地利的世界遗产只有一项是世界自然遗产(喀尔巴阡山脉原始山毛榉森林和欧洲其他地区古山毛榉森林),其他都是世界文化遗产。[2]
Remove ads
列表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项目均按照十项评定标准登录,每一处登录的世界遗产必须符合十项标准中的至少一项,其中符合第一(i)至六(vi)项的为世界文化遗产,第七(vii)至十(x)项为世界自然遗产,同时符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标准的为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又称“复合遗产”)。[5]以下所展示的奥地利的各项世界遗产按照其登录年份及其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编号顺序排列。
* 跨国世界遗产
† 濒危世界遗产
文:世界文化遗产
自:世界自然遗产
Remove ads
附:预备名单
除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各成员国可保留一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以供其考虑今后的项目申报。任何项目在申报世界遗产之前,必须是已经被列入《预备名单》的项目。[21] 截至2019年[update],奥地利共有12处自然与文化遗迹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22]以下所展示是被列入《预备名单》的奥地利各项自然与文化遗产,按入选年份及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中的编号顺序排列。
* 跨国预备申报项目
文:文化遗产(预备)
自:自然遗产(预备)
Remove ads
注释
- 跨国世界文化遗产“阿尔卑斯地区的史前湖岸木桩建筑”由分布在6个国家的111个独立遗址组成,图中所示的是位于奥地利的五个遗址中的三个所在的阿特湖的定位。
- 跨国世界自然遗产“喀尔巴阡山脉原始山毛榉森林和欧洲其他地区古山毛榉森林”由分布在12个国家的78片独立的山毛榉森林组成,图中所示的是“阿尔克阿尔卑斯–辛特格比尔格”山毛榉森林的定位,它是位于奥地利的五片入选的山毛榉森林中最大的一片。
- 萨尔茨堡市历史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2020-08-20],汉语介绍需点击“Chinese”才能看到):“当萨尔茨堡还是大主教统治下的一个城邦的时候,就一直在尽力保护那些建于中世纪至19世纪的珍贵城市建筑。在她广为人知之前就以其火焰样的哥特式艺术吸引了大批工匠和艺术家。后来,意大利建筑师文森佐·斯卡莫齐(Vincenzo Scamozzi)和山迪尼·索拉里(Santini Solari)为这里带来了大量巴洛克风格的建筑,通过他们的作品,这个城市也得到了更大的知名度。也许正是这种南北欧艺术的交融才成就了萨尔茨堡最著名的天才——乌夫冈·阿马戴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从那时起至今, 他的名字便一直和这个城市联系在一起。”
- 哈尔施塔特-达特施泰因萨尔茨卡默古特文化景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2020-08-21],汉语介绍需点击“Chinese”才能看到):“在萨尔茨卡默古特(Salzkammergut)秀美的自然景观中,从史前时代起就有了人类活动。早在公元前2000年,人类就开始在这里开采盐矿。一直到20世纪中叶,这项资源一直是该地区繁荣昌盛的基础,这里的繁华从哈尔施塔特城(Hallstatt)的精美建筑中可见一斑。”
- 格拉茨城历史中心与埃根贝格城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2020-08-21],汉语介绍需点击“Chinese”才能看到):“格拉茨城作为一家展现中欧城市区域的文化遗产单位,格拉茨依然富有活力,堪称文化遗产的典范。格拉茨城于 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扩展增加了格拉茨城历史中心以西约三公里的埃根贝格城堡。1625年,埃根贝格城堡在奥地利17世纪最有影响的政治人物汉斯·乌尔里希·冯·埃根贝格公爵(1568年至1634年)原有城堡的基础上开始兴建。城堡的建筑保存极其完好,建筑风格和内部装饰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晚期以及巴洛克时期的影响。”
- 新锡德尔湖与费尔特湖地区文化景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2020-08-21],汉语介绍需点击“Chinese”才能看到):“新锡德尔湖与费尔特湖地区八千年以来一直是多种文化的汇集地,其风格迥异的景观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也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湖区周围奇异的乡村建筑和几座18和19世纪的宫殿为该地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 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桩建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2020-08-21],汉语介绍需点击“Chinese”才能看到):“这一遗产包括位于阿尔卑斯山区内、外的湖边、河岸及湿地边的111处(其中的56处位于瑞士)史前木桩建筑(又称干栏建筑)遗迹。这些小型定居点建于约公元前5000年至500年。对部分遗址的考古挖掘,已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史前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人民的生活以及人类社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情况的证据。这是一组保存极其完好、文化内涵丰富的定居点考古遗址,是研究这一地区早期农业社会的最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
- 天主教古尔克教区现在的主教座堂为克拉根福的圣伯多禄和圣保禄主教座堂。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