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奥斯曼帝国行政区划
某一國家的行政領土實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奥斯曼帝国行政区划是奥斯曼帝国国家机关的行政区划,是带有民事权力的军事管治政区,而在此体制外的还有附属国。奥斯曼帝国行政区划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随着帝国崛起而初步规划;二是1864年行政改革后的时期。

初步规划
初步规划的时间可追溯至奥斯曼在安那托利亚中部仍然是塞尔柱帝国附庸时。奥斯曼帝国在多年来是前政权安纳托利亚侯国的综合体,这些政权都在奥斯曼皇室的治下[1]。
行政区划的延展是以塞尔柱帝国的行政架构为基础,塞尔柱帝国的世袭地区统治者称为贝伊(Bey)[2]。奥斯曼帝国成立后,这些贝伊并没有被废除,而是承认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宗主权继续管治其地区。贝伊不仅是指那些前朝的地区统治者,同时也指由奥斯曼帝国指派到地区的统治者。
起初,帝国将国家分为桑贾克(Sanjak,突厥语“旗”,有时也用阿拉伯语的“旗”,Liwa或Liva),将当中一些桑贾克委托给苏丹的王子管理。桑贾克由桑贾克贝伊(sanjakbey)管理,桑贾克贝伊是军事长官,他们在从苏丹那里接收旗帜[3]。帝国扩张到欧洲,帝国需要中层的管治机构,于是出现了Eyalet,后期变为Vilayet,其长官称为贝拉贝伊(beylerbey)。在穆拉德一世时,贝拉贝伊(统治长官)被委派到欧洲的鲁米利亚[4]。大约在同一时间,安那托利亚亦设有贝拉贝伊,罗姆省及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国则由苏丹直接管治(通常透过大维齐尔)。设立了贝拉贝伊后,桑贾克成为二级行政区划,虽然在一些特定的情况,如未有贝拉贝伊的新征服地区,仍然是一级行政区划。除此之外,贝拉贝伊是各省军队的司令。
Remove ads
十四世纪中至十六世纪末,只有一个贝拉贝伊被设立(嘎勒莽)。
以下各省在1609年前存在:
- 阿布哈兹省(1578年-?,又称苏呼米或格鲁吉亚,包括明格列里亚、伊梅雷蒂及现今的阿布哈兹,该地在名义上被奥斯曼帝国吞并,但并没有完全被征服)[5]
- 阿哈尔齐赫省(约1603年-?,从萨姆茨赫省分拆出来或者是萨姆茨赫省的延伸部分)[6]
- 塔基斯坦省(1578年-?,委派一名塞达管治,而不是贝拉贝伊)[7]
- 德马尼西省(约1584年-?)[8]
- 占贾省(约1588年-1604年)[9]
- 戈里省(约1588年-?)[10]
- 杰尔省(1594年-1598年)[11]
- 卡赫蒂省(约1578年-?,卡赫蒂的统治者是世袭的贝伊)[12]
- 拉兹斯坦省(约1574年-?)[13]
- 洛里省(约1584年-?)[14]
- 摩尔达维亚省(1595年,摩尔达维亚在其余时间是一个独立的自治地区)[15]
- 纳希契凡省(约1603年)[16]
- 波季省(1579年-?)[17]
- 沙那省(1567年-1569)[18]
- 沙马基省(约1583年)[19]
- 锡盖特堡省(约1596年,后来成为卡尼札省)[20]
- 希尔凡省(1578年-1604年,委派一名塞达管治,而不是贝拉贝伊)[19]
- 大不里士省(1585年-1603年)[21]
- 第比利斯省(1578年-1586年)[22]
- 瓦拉几亚省(1595年,瓦拉几亚在其余时间是一个独立的自治地区)[23]
- 埃里温省(1583年-1604年,有时包括凡城)[24]
- 宰比德省(1567年-1569年)[25]
Remove ads
塞利姆一世及苏莱曼一世在十七世纪的领土扩张导致了政区增加的需要。至十七世纪末,奥斯曼帝国计有42个已知设有贝拉贝伊的省。下表显示1609年奥斯曼帝国行政区划的状况。
Remove ads


这些省份细分为桑贾克(旗),由桑贾克贝伊管治,并再细分为提马尔(Timar,是由提马尔贵族枪骑兵(Timarli Sipahi cavalry或timariot或tımar holder)管治的采邑,税收低于2万阿克切(Akçe)银币。)及扎米特(Zeamet,税收2万至10万阿克切的提马尔)、has(税收10万阿克切以上的提马尔)或kadiluk(由法官Kadı治理)。一些桑贾克如耶路撒冷并非隶属于于省。桑贾克的统治者是其辖下所有提马尔贵族枪骑兵及掌有扎米特的骑兵的军事司令。一些省份如埃及、巴格达、阿比西尼亚、哈沙并没有细分为桑贾克及提马尔。
1864年行政改革
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其行政架构承受着强大的压力。1861年后,在欧洲的施压下,一位基督教穆塔萨勒夫(地区统治者)得以自治黎巴嫩山,为马礼派基督教教徒建立了属于他们的土地。1864年通过的一条法律订立了标准的地区统治架构,帝国的省份改称为维拉耶(Vilayet),由瓦利(Wāli)或朴特委派的官员统治,新成立的地区议会亦加入在架构里,这是坦志麦特改革的一部分。维拉耶细分为桑贾克、梅达沙列法特(Mutasarrıfate)及附庸国如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及黑山。

1885年坦志麦特行政改革后,奥斯曼帝国在小亚细亚分为十五个维拉耶、一个自治桑贾克及一个梅达沙列法特。
每一个维拉耶细分为多个桑贾克。以下是1915年小亚细亚具体的行政区划:
- 达达尼尔海峡的独立维拉耶
- 斯屈达尔桑贾克
- 伊兹密尔维拉耶细分为马尼萨、伊兹密尔、艾登、代尼兹利、曼特塞桑贾克
- 布尔萨维拉耶细分为巴勒克西尔、布尔萨、艾尔杜古尔、库塔赫亚、阿菲永桑贾克
- 科尼亚维拉耶细分为布尔杜尔、哈米德阿巴德、安塔利亚、科尼亚及尼代
- 卡斯塔莫努维拉耶细分为伯鲁、昌克勒、卡斯塔莫努及锡诺普桑贾克
- 安卡拉维拉耶细分为安卡拉、克尔谢伊尔、约兹加特、开塞利桑贾克
- 阿达纳维拉耶细分为艾斯尔(梅尔辛)、阿达纳、科赞、奥斯玛尼耶桑贾克
- 锡瓦斯维拉耶细分为锡瓦斯、托卡特、阿马西亚、塞宾卡拉赫萨尔桑贾克
- 特拉布宗维拉耶细分为萨姆松、特拉布宗、居米什哈内、拉兹斯坦桑贾克
- 埃尔祖鲁姆维拉耶
- 比特利斯维拉耶细分为穆什、根茨、锡尔特桑贾克
- 凡城维拉耶细分为凡城、哈卡里
- 伊兹密特梅达沙列法特
- 伊斯坦布尔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