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婆罗洲反日同盟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婆罗洲反日同盟会,简称为“婆罗洲反日同盟”或“婆盟会”。是一个位于婆罗洲地区的抗日组织,该组织最早成立于1942年,其前身为西婆罗洲反日同盟会和北婆罗洲反日同盟会。该组织主要活跃地区为北婆罗洲砂拉越西加里曼丹

事实速览 婆罗洲反日同盟会, 领导人 ...

历史背景

1941年12月24日,日军进攻古晋。英军指挥官的旁遮普军团,和拉惹部队在短暂的抵抗后,最终在日军强劲的火力攻击下溃不成军,部分守军选择边走边战,途径新尧湾,往石隆门逃窜。[2]

组织初期

1942年,在日军全面占领婆罗洲后。伍禅,陈绍唐李树芬巫干铭陈仕民房若汉林立信杨展谋何和珉杨汉光杨展容等联合组织“北婆罗洲反日同盟会”,伍禅作为该组织的领导人。[2]

而根据北婆反日同盟领袖伍禅的原意,原设想筹组抗日游击队,另外也有一些家园被日军攻陷的爱国青年报名参加,随时准备上阵和日军交战,因此伍禅便联系和他一起联办的《砂劳越日报》的主编施耐冰,以征求他对成立游击队的意见外,还希望他能负责训练和率领这支抗日军。而该设想最终以施耐冰的反对而告终。[2]

后期

太平洋战争末期曾组织刺杀日本军官未遂。而在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婆盟会宣告解散。而在解散后的原婆盟会成员选择改组“古晋中华公会”,而在后期再次改组“左翼华侨青年团”。[2]

西婆罗洲反日同盟会

而西盟会则是另外一个位于砂印地区的抗日组织,其组织则是以砂拉越和印尼华人为主。而另外则有少部分砂拉越土著和印尼人,活动地区位于今天的马印边境。其组织主要搜集日本军火以备与日军交战。[3]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