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媒介特异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媒介特异性(英语:medium specificity)是美学艺术批评英语art criticism的一个考虑因素。它与现代主义联系最紧密,但其出现早于现代主义。[1]

概述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帮助了该术语的推广,根据他的说法,媒介特异性这一概念认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唯一而恰当的能力范围”与艺术家运用那些媒介之“性质所独有的”特性的能力相对应。[2]例如,绘画中应当强调平坦和抽象,而不是幻觉和具象[3]

媒介特异性的含义可以认为是“艺术品由原材料的特征品质构成”。其中可能包括用于处理材料的技术。“媒介特异性基于艺术媒介独特的物质性。”早在1776年,戈特霍尔德·埃弗拉伊姆·莱辛就提出:“要想取得成功,艺术品必须坚持其自身媒介的特定风格属性。”[1]

如今,该术语既用于描述艺术实践,也是分析艺术品的一种方式。例如,评论南希·凯瑟琳·海尔斯谈到了“针对媒介的分析”。[4]如批评家Marshall Soules所讨论的那样,媒介特异性和媒介特异性分析在互联网艺术英语Internet art新媒体艺术形式的出现中起着重要作用。[5]媒介特异性表明,如果一件艺术品实现了其媒介包含的用于使之成为艺术品的承诺,就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是,关于一种媒介最适合做什么仍然存在很多争论。

后现代时期的艺术对话倾向于摆脱媒介特异性,不视之为重要原则。[6]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