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嫁娶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历史
佛山人婚礼重视排场,但自明代末年起,人口稠密的佛山房屋供应紧张,至清初不少人的居所地方浅窄,面积不足以举行大型婚礼。当时一户杨姓富家就出租自己的宅院供人举办婚礼,为嫁娶屋之始。至清代中叶杨氏大宅易手,成为专门出租给新人举行婚礼的场所,此即现时的文会里嫁娶屋。自杨氏出租嫁娶屋开始,在佛山相继出现其他嫁娶屋,文会里、文明里、普君墟都有嫁娶屋出租,有不同等级之分[2][1][5]。
晚清起佛山有不少外来移民人口大幅增加,此时至民初为嫁娶屋全盛时期,嫁娶屋成行成市,分布有9处,曾形成“婚嫁一条街”。在1920-30年代,佛山街头经常可见“嫁娶屋租赁”的广告[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传统婚礼式微,原来的嫁娶屋也更改用途,而文会里嫁娶屋也被间为民房。现时清代嫁娶屋仅有文会里36号、38号、40号的嫁娶屋以及长生树嫁娶屋较为完整保留[3]。
现况
近年中国大陆不少新人选择举行传统中式婚礼,佛山的嫁娶屋行业亦因此复兴。文会里嫁娶屋自2013年起恢复出租予民众作为中式婚礼场地。后来南风古灶风景区亦把区内的林家厅改建为嫁娶屋[4]。
参见
- 青庐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