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孔乙己文学

2023年中國大陸網絡迷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孔乙己文学(或称当代孔乙己)是2023年流行于中国大陆互联网社群平台网络迷因谐仿,源自鲁迅短篇小说孔乙己》。该作品描写读书人“孔乙己”秉持着“文人品性”不愿放下自己的身段,因而受到周围人的调侃与轻视。中国大陆青年族群因经济社会问题对自身处境感到迷茫,从而藉鉴作品元素,比喻自身的发展困境,控诉社会不公。谐仿引起央视共青团媒体的注意与批判;亦有针对此类批判及孔乙己文学的社会讨论与创作。

背景

孔乙己

Thumb
鲁迅《孔乙己》1919年出版于新青年第六卷,为其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孔乙己》出版于1919年3月份新青年第六卷,为鲁迅创作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部现代白话文小说。该篇小说主人公“孔乙己”被描写为封建时代迂腐读书人的典型;他拥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却缺乏实际技能,生活落魄。[1]他放不下自己的身段,以读书人的清高态度自居,因而受到周围人的轻视。[1]孔乙己最终因盗窃丁举人的书籍而被打断双腿,后不知所踪。[1]作家岳继宏认为鲁迅对该人物的描写,为控诉封建礼教所导致的悲剧,而非个人。[1]

社会问题

社会从小教育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完书后却说找不到工作是你能力,脱不掉学历的“长衫”更是年轻人自己的问题,可是父母为了我们的长衫努力一生,我们学成后还要承担这个责任。
一位高校毕业生接受自由亚洲电台之采访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迎来二十年的经济发展高峰,但诸多社会问题亦未解决。[2]中国大陆在21世纪10年代迎来经济下滑,除此之外的社会阶层固定层次结构流动困难及中国高校扩招致使的严重就业问题,使年轻人对自身的社会处境感到迷茫与感慨。[2][3]内卷论躺平论等流行词语体现青年族群应对发展困境的两种选择。

在孔乙己文学出现的2023年,中国国家统计局于3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青年族群失业率近两成[注 1],大学毕业生不满就业困难、薪资下降。[4]除此之外,高学历低就的实例层出不穷[4]中央政府通过双减政策打击教育培训行业及因中国大陆的人工成本上涨、中美贸易战等的原因,导致部分外商投资企业(以欧美企业为主)意向将产业链转移至成本相对更低的东南亚地区,造成就业负面影响[5][6][7]在此背景下,孔乙己文学体现年轻人的不安全感与焦虑。[2][3][8]

谐仿元素

长衫论

长衫”是“孔乙己文学”较为广泛出现的元素[2][8]:在原著作品中,孔乙己时常光顾的咸亨酒店大约分为两类客人;一类是坐在内间的达官显贵,身着长衫;另一类是站着喝酒的帮工,身着短衣;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1]鲁迅通过这种描写暗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他不是达官显贵,也不像身着短衣的帮工。[9]谐访者将孔乙己的“长衫”比作寒窗十数年的学历,在毕业后却迎接着失业,认为社会没有给穿着“长衫”的年轻人理想的工作机会。[2][8]

骆驼祥子

祥子老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他是北京城一位年轻的车夫,梦想着努力工作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却因封建社会对劳动者的剥削一再得而复失,最终堕落。[10]:156孔乙己文学谐访者将“祥子”比喻为“脱下了长衫的孔乙己”,即使脱下象征着读书人身段的“长衫”,努力工作也未必会得到一辆自己的“洋车”,必然受到剥削。[11]

评论

但我们不能忽视小说中的一个真相:酿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文中写得明明白白——“好喝懒做”“总是偷”……笔者认为,所谓的“孔乙己文学”,是对安分守己寒窗苦读年轻人莫须有的侮辱,并不是每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内心都住着一个自甘堕落的孔乙己。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萧剑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分别于2023年3月16日官方社群账号发布社论《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脱不掉的长衫?我为什么不喜欢“孔乙己文学”》[12]两篇文章均认可经济下滑对青年族群的迷茫影响,但是主张“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12]“酿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如原作所言是‘好喝懒做’‘总是偷’”[12]劝诫年轻人不要被学历包袱限制自己的发展,坚信“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12]共青团中央文章作者萧剑举新农人返乡就业例,认为“乡村仍然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13]

在官媒社论发表后,遂有舆论批评官媒将孔乙己悲剧限于“个人所致”,却忽略鲁迅批判“吃人的社会”的原意,亦有评论要求官方先解决“当代孔乙己出现的制度性问题”。[12][13]前《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也认为政府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却未能创造推进社会进步的岗位;让大学毕业生去做拥有中学学历即可的劳动工作,则意味着社会统筹出现问题。[14]针对青年族群不接受官方评论,朦胧派诗人杨炼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访问时指出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央政府使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窘迫、内忧外患;在此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醒,从而拒绝相信官方的“洗脑宣传”。[13]

中国先锋派作家余华在2023年3月份澳门城市大学荣誉博士座谈会谈论到该项议题[15]:1:16:23-1:20:52:他举出同友人交谈时的例子,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青年招募六个编辑,却有六千名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应征该岗位。[15]:1:16:23-1:20:52教育付出和所得的不成正比,造成青年族群巨大的心理落差是完全可预期的,而这也是当今中国“很普遍的社会现象”。[15]:1:16:23-1:20:52若想让孔乙己不用脱下长衫,唯一的办法只有让现行的经济走势重新回到轨道上。[15]:1:16:23-1:20:52

Remove ads

影响

网络歌曲创作者“鬼山哥”因失业、母亲住院耗完积蓄,生活窘迫。[16]他在官媒批判孔乙己文学后,愤而创作网络流行音乐《阳光开朗孔乙己》[注 2]讽刺官媒避重就轻。[16]此歌曲受到官方审查,其微博知乎在内的社交媒体或影音媒体账号均被封禁[注 3],唯有YouTube等非中国大陆平台得见影音版本[17];但该作品仍以文字或其他形式流传在中国大陆的社交媒体平台。[16]央视同共青团的官方社群账户分别在两篇初始文章隐藏负面评论或关闭留言功能。[4]

另见

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