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孔令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孔令煜(1887年2月26日—1955年2月21日),字霅光、号一庵山东曲阜人,孔子七十六代孙。清末衍圣公孔令贻族弟、山东省第一届立法院立法委员孔令灿兄长,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族叔。

生平

孔令煜出生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为清末丁酉科举人孔祥桢长子,有两个弟弟孔令灿、孔令烜;后被过继给无子的伯父、候选州判孔祥桓为嗣[1]。孔令煜出自孔氏大宗近支五凝堂中的凝祉堂,高祖父孔宪增为衍圣公孔昭焕次子、曾祖父孔庆銮为衍圣公孔庆镕同母弟[2]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生员,后于山东优级师范学堂(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前身)毕业,历任山东省运河船捐局局长、山东省财政厅科长等职。由于身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的近支长辈,孔府的一些重要事务常由孔令煜主持,孔德成嫡母陶夫人的葬礼、孔德成的婚礼,也都是由他主持策划[3]七七事变后,孔令煜为方便料理府务,将家人从济南市迁入西院的红萼轩居住,自己则随政府机关撤退到宁阳县。孔德成于1938年初奉命随孙桐萱撤离曲阜前,由于孔令煜是家族中分支最近且具威望的长辈,便连夜将他召回曲阜,委托他代为管理孔府;当时迅速起草了一份协议书,直到孔令煜过世后才公开,其内容包括[4]

此后九年,孔令煜在曲阜代理奉祀官,主持林庙祀典及维护曲阜古迹。抗战期间,孔令煜曾于孔府、曲阜孔庙收容难民,为与日本人斡旋,他较为圆滑处事;他曾宴请日本高级军官,还在孔子诞辰时配合汪精卫国民政府发表演说,广播中提及“与日本共存共荣”、支持日本“东亚战争”等语[5]。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曲阜,孔令煜积极配合中国共产党政策,参加仲裁会议、实施减租减息并为工人加薪。翌年孔德成返回曲阜,孔令煜辞职返回济南,后迁居北京市终老。1955年2月21日,孔令煜于北京病故,享寿六十八岁;初葬于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1989年10月迁葬孔林[6]

夫人王氏、孙氏、于保淑,有一子孔德墉,三女孔德坤、孔德堳、孔德垿;孙女孔维晶、孔维卉,孙子孔众(孔维众)[7][8]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