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
2020年开通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是宁波轨道交通系统的一条地铁线路,标志色为森林绿。线路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自西北向东南经过江北、海曙和鄞州三区,串联慈城古镇、慈城新城、江北工业区、庄桥、南高教园区、东钱湖新城和宁波国际会议中心,以及庄桥、宁波、宁波东三座铁路客运站。4号线规划设站27座,至2020年12月开通25座,其中高架站7座,地下站18座。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于2015年11月30日开工建设[1],2020年12月23日开通运营[2]。线路两端在宁波轨道交通第三轮建设规划中计划分别延伸一站[3],总长4.14千米,其中西延段于2025年1月10日开通,东延段于2025年5月16日开通[4]。线路两端均预留有延伸条件[5][6]。
Remove ads
线路走向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从慈城起沿宁慈西路以高架方式敷设,随后向南以曲线上跨萧甬铁路和杭甬客运专线,经过慈城新城后上跨宁波绕城高速公路,此后与北外环路并线进入北外环高架中央分隔带二层,到达江北大道立交后入地,转至铁路庄桥站。此后再次穿越萧甬铁路并向南转向并跨过姚江。此后线路沿双东路、翠柏路、苍松路直至铁路宁波站。此后线路向东,进入长春路后穿过奉化江,沿兴宁路向东,到达沧海路南延伸段向南,经过宁波东站后沿沧海路、宁横路向南,下穿甬台温高速公路、甬台温铁路、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后,经过鄞县大道,至首南路再度转向东面,经过下应抵达东钱湖镇,沿钱湖大道抵达东钱湖核心区,此后穿越王安石公园山丘和奕大山,抵达宁波国际会议中心[7]。
历史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最早出现在2003年8月编制完成的《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该规划将4号线定为宁波轨道交通的3条辅助线之一,但当时并未列入2020年前须建成的线路之一。当时的轨道交通4号线西起慈城,东至鄞州东钱湖镇,全长40.6公里[8]。2011年,4号线被列入《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中,规划于2020年前建设,而起点和终点分别被缩短到慈城站和云龙站[9]。2013年11月,该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10]。2014年,根据轨道交通线网优化的成果,为了解决新增7号线与4号线换乘不利的问题,4号线原终点站云龙站改属7号线,而4号线终点改为钱湖大道尽头的东钱湖站,使得两线成十字交叉。同时,为了扩大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4号线下应段改为沿首南路敷设。这一改线方案由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批复同意[11]。4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5年6月2日获得宁波市发改委批复[12]。

慈城至东钱湖段为4号线最早开始建设的部分。在4号线正式开始建设之前,大卿桥站、宁波火车站结构已由1号线、2号线分别代为建设。2011年开始建设的北外环路高架二层已同时动工建设4号线金山路站至洪大路站的车站和区间,使之成为整条4号线最早动工建设的区间[13]。4号线试验站翠柏里站也开始设计,但并未立即投入建设[14],直至2015年全线获批后方才投入建设。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于2015年11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1]。2017年4月26日,翠柏里站主体结构封顶,成为全线新建车站中首座封顶的车站[15]。5月27日,矩形盾构“阳明号”从该站南端始发,翠柏里–大卿桥区间成为4号线首个进行盾构施工的区间,也是中国大陆首条穿越核心城区的类矩形盾构隧道,该段区间于2018年6月29日贯通[16][17]。2018年4月23日,庄桥火车站至丽江路区间成为全线首个双向贯通的区间[18],而下穿姚江、奉化江的隧道分别于2018年11月和2019年5月完成单洞贯通[19][20]。至2019年7月,所有盾构区间实现洞通[21]。全线机电施工于2019年3月29日启动[22]。而高架段受慈城-官山河区间上跨萧甬铁路和杭甬客运专线工程影响未能贯通。该段于2020年7月16日凌晨使用曲线偏心转体桥完成贯通,为宁波轨道交通首次使用转体桥技术。至此4号线结构全线贯通[23][24]。
Remove ads
4号线第一批三列电客车于2020年1月10日抵达慈城停车场[25],随后慈城停车场至丽江路站区段完成热滑[26]。5月31日,地下段全部完成热滑,并展开联调联试[27]。全线于11月22日通过初期运营安全评估[28],2020年12月23日开通运营[2]。
2003年8月公布的《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4号线慈城至慈城西段在《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中实施。该段包含慈城至慈城西区间和慈城西站,长1.77千米,采用高架敷设方式。同时,为服务新建的宁波国际会议中心,4号线东端延伸一站,一同纳入三期规划。该段包含东钱湖至国际会议中心区间和国际会议中心站,长2.37千米,采用地下敷设方式[3][29]。国际会议中心站于2021年2月25日开工建设,为三期规划首个开工的项目[30]。该站于2022年5月20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31],东钱湖–国际会议中心区间盾构于2023年2月27日始发[32],2024年3月20日双线贯通[33]。2025年4月,车站、区间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34],5月16日开通运营[4]。西延段于2022年11月22日开工[35],2023年12月实现高架区间贯通[36],2024年2月1日实现短轨通[37],2月27日实现长轨通,3月6日启动机电施工[38],10月通过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39],原计划2024年开通运营,后受4号线部分区段声屏障施工影响[40],于2025年1月10日开通运营[41]。
Remove ads
车站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规划设车站27座。其中高架站8座,地下站19座。至2020年12月,共开通25座车站[11]。高架站中,金山路站、奥体中心站、洪塘中路站和洪大路站采用了类似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段的设计,位于北外环路高架二层,与北外环高架同期建设,这一设计可显著减少土地利用和工程造价[13]。
4号线多座车站站名因历史传承和辨识度的原因曾进行更改[42]。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的装饰主题为“海上丝绸之路”,车站以青瓷色为主色调。车站吊顶则借鉴船帆、龙骨及海浪的造型,慈城站至长兴路站三座高架车站外立面则借鉴了窗花、挑檐等传统建筑特色。全线车站中,慈城站、宁波火车站和东钱湖站为主题车站。慈城站装饰主题为“一水一海洋”,通过站厅立柱的建筑、瓷器等元素展现明清文化符号。宁波火车站装饰主题为“潮流涌动”,吊顶采用水波浪设计。东钱湖站装饰主题为“风光旖旎”,车站吊顶借鉴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建筑穹顶造型和海浪造型设计[43]。此外,南高教园区站采用了“万泉聚汇交织出累累硕果”的设计概念[44]。




Remove ads
车辆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采用B型地铁车辆,6辆编组,4动2拖,最高速度80公里/小时,初期配车36列[45],延伸工程增配3列[46]。列车设计主体为海上丝绸之路,车灯外形为船形。列车配色则借鉴越窑青瓷,侧面设有仿青瓷釉面贴膜,同时带有绿色波浪形条带。车厢顶部设有鲨鱼、水母、热带鱼、小黄鱼等海洋生物组成的海底世界灯箱,车门立柱参考了船帆的形状[47]。4号线在中国内地地铁中首创专用回流轨上部接触回流,避免了回流对地铁道床和设备的影响。36列车中的4列试验性地采用了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传动系统,相比异步电机传动系统具备低噪声、低功耗等优点[25][45]。
行车组织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以慈城站–东钱湖站的单一交路运行,工作日期间,早、晚高峰时段行车间隔为4分25秒,平峰行车间隔6分20秒,20:00后的低峰时段行车间隔约10分钟。双休日平峰时段(8:00-20:00)行车间隔6分25秒,低峰行车间隔则为约10分钟[48]。远期计划平峰间隔5分钟,高峰期在奥体中心站和南高教园区站间开行小交路[11]。
附属设施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设置东钱湖车辆段和慈城停车场。东钱湖车辆段位于鄞州区东钱湖镇境内,钱湖大道以南,玉泉南路以西,小洋泾支流以东,接轨于小洋江站,占地面积31490平方米,承担4号线车辆的定修、临修、旋轮作业和列车检测、停放任务。慈城停车场位于江北区慈城镇境内,北邻萧甬铁路,南靠夹田大河,西临慈城连接线,接轨于官山河站,占地面积10760平方米,承担4号线车辆的乘务、停放、整备等任务。车辆的大修、架修任务由5号线经堂庵跟车辆段承担[11][49]。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设有谢家和甬兴两座主变电所,分别位于洪塘中路站和南高教园区站附近。4号线同时与2号线共享夏禹主变电所,位于2号线丽园南路站附近[50]。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