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东尼奥·何塞·德·苏克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東尼奧·何塞·德·蘇克雷
Remove ads

“阿亚库乔大元帅”安东尼奥·何塞·德·苏克雷·阿尔卡拉(西班牙语:Antonio José de Sucre y Alcalá, el «Gran Mariscal de Ayacucho»;1795年2月3日—1830年6月4日)是19世纪南美洲独立领袖、将领和政治家,也是西蒙·玻利瓦尔最亲密的朋友之一。

事实速览 安东尼奥·何塞·德·苏克雷Antonio José de Sucre, 第2任玻利维亚总统 ...
Remove ads

生平

安东尼奥·何塞·德·苏克雷出生于出生于当时隶属委内瑞拉总督辖区(Capitanía General de Venezuela)的库马纳(Cumaná),出身于一个源自比利时与西班牙的家族。他是西班牙军人兼政治家文森特・德・苏克雷・帕尔多・伊・加西亚・德・乌尔瓦内哈Vicente de Sucre Pardo y García de Urbaneja)与玛丽亚・曼努埃拉・阿尔卡拉・伊・桑切斯(María Manuela Alcalá y Sánchez)的孩子。苏克雷在七岁时便失去了双亲。

少年时期,他被送往加拉加斯,由其教父——大教堂首席教士、神父安东尼奥・帕特里西奥・德・阿尔卡拉(Antonio Patricio de Alcalá)——照顾,并在何塞・米雷斯学校(Escuela de José Mires)学习军事工程。

1809年,他与兄长佩德罗(Pedro)、弗朗西斯科・德・保拉・阿文达尼奥(Francisco de Paula Avendaño)及其他年轻人一同在库马纳加入“费尔南多七世贵族骠骑兵连”(Compañía de Húsares Nobles de Fernando VII),担任见习军官(学员)。该部队由新安达鲁西亚省(Provincia de Nueva Andalucía)总督胡安・曼努埃尔・卡希加尔・伊・麦克・斯威恩(Juan Manuel Cagigal y Mac Swing)所组织。

1810年,库马纳的临时政府委任他为正规步兵民兵的少尉。同年8月6日,该军衔获得加拉加斯最高委员会(Junta Suprema de Caracas)的正式确认。

他于1811年加入反对西班牙的美洲独立战争,他在马加里塔岛Margarita)担任工兵指挥官。同年7月31日,他获授中尉军衔。 7月3日,他与其他当地知名市民一同签署了战争委员会(junta de guerra)的会议纪录。该会于当日召开,旨在针对加拉加斯的事件——即多明哥・德・蒙特维尔德Domingo de Monteverde)发动的攻势——以及库皮拉Cúpira)被费尔南多七世Fernando VII)的支持者占领一事,讨论维护共和国安全的对策。在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Francisco de Miranda)将军投降之后,苏克雷获得多明哥・德・蒙特维尔德Domingo de Monteverde)的特赦,返回库马纳。当时的新任保皇派总督埃梅特里奥・乌雷尼亚(Emeterio Ureña)为他签发前往特立尼达Trinidad)的通行证;但并无确切资料显示他曾实际使用该证件。

1813年,在圣地亚哥・马里尼奥Santiago Mariño)将军的指挥下,苏克雷加入被称为“东方解放者”(libertadores de oriente)的共和派部队,参与了该年为解放委内瑞拉东部地区所展开的军事行动。

1814年,苏克雷担任圣地亚哥・马里尼奥Santiago Mariño)将军的副官(edecán),并随同他参与了在阿拉瓜谷地Valles de Aragua)举行的东、西两路部队会师行动。 同年,他的兄长佩德罗(Pedro)在拉维多利亚La Victoria)遭保皇派处决;而在库马纳,他的兄弟文森特(Vicente)与妹妹玛格达莱娜(Magdalena)也成为何塞・托马斯・博韦斯José Tomás Boves)势力的牺牲者。据记载,在整个委内瑞拉独立战争期间,苏克雷家族共有不少于十四位直系亲属丧生。

1815年,苏克雷在何塞・弗朗西斯科・贝穆德斯José Francisco Bermúdez)将军指挥下于马图林Maturín)参战,随后前往马加里塔岛Margarita)。为躲避巴布罗・莫里略Pablo Morillo)将军的追击,他辗转前往安地列斯群岛Antillas)与卡塔赫纳Cartagena)。在卡塔赫纳,他于林诺・德・庞博(Lino de Pombo)的直接指挥下负责城市防御工事的设计与建筑工作,以抵御莫里略的保皇派围攻。同年12月,他抵达海地Haití);之后返回委内瑞拉途中,于帕里亚湾Golfo de Paria)发生船难。

1816年,圣地亚哥・马里尼奥Santiago Mariño)任命苏克雷为其参谋长,并晋升为上校。

翌年(1817年),马里尼奥又任命他为库马纳省司令。同年,在卡里亚科会议Congreso de Cariaco,5月8日)之后,苏克雷拒绝承认该会议的决议与马里尼奥的权威,转而前往瓜亚那Guayana),归属于西蒙・玻利瓦尔Simón Bolívar)麾下。9月17日,玻利瓦尔任命他为旧瓜亚那Antigua Guayana)总督兼下奥里诺科Bajo Orinoco)总司令,并委托他组建一支名为“奥里诺科”(Orinoco)的营队。

自此,苏克雷展开了他的行政生涯,日后将历任各种民政职务,最终出任玻利维亚总统。1817年10月7日,他被任命为库马纳省军区参谋长,隶属于何塞・弗朗西斯科・贝穆德斯José Francisco Bermúdez)将军麾下,后者当时担任该军区的总司令。这些任命同时也旨在削减当时库马纳地区内部盛行的不和与分歧。西蒙・玻利瓦尔在那次任命时对苏克雷说道:“何塞・弗朗西斯科・贝穆德斯José Francisco Bermúdez)将军与你,将在库马纳成就伟业,也许有朝一日会被称为国家的救星。”

1819年8月,苏克雷获时任委内瑞拉副总统弗朗西斯科・安东尼奥・塞亚Francisco Antonio Zea)晋升为准将(general de brigada),该军衔于1820年2月16日由西蒙・玻利瓦尔正式确认。随后,他奉派前往安地列斯群岛Antillas)采购军事物资,并成功完成任务。同年,他暂时代理战争与海军部部长职务,并正式担任政府参谋长。

Remove ads

圣塔安娜停战协定

新格拉纳达Nueva Granada)解放并成立哥伦比亚共和国República de Colombia)之后,西蒙・玻利瓦尔Simón Bolívar)于1820年11月26日与西班牙将军巴布罗・莫里略Pablo Morillo)签署了一项《停战协定》(Armisticio),以及《战争规范化条约》(Tratado de Regularización de la Guerra)。该《停战与战争规范化条约》(Tratado de Armisticio y Regularización de la Guerra)即由苏克雷亲自起草。西蒙・玻利瓦尔称赞此文件为“将仁慈之精神运用于战争的最美丽的纪念碑”(el más bello monumento de la piedad aplicada a la guerra)。

苏克雷所起草的这些文件,标志着他首次从事外交事务,其重要性在于暂时停止了爱国者patriotas)与保皇派realistas)之间的战事,并结束了自1813年开始的“至死战争”(Guerra a muerte)。圣塔安娜停战协定Armisticio de Santa Ana)使西蒙・玻利瓦尔得以争取时间,筹划卡拉沃沃战役Batalla de Carabobo)的战略,该战役最终确保了委内瑞拉的独立。该文件在国际法史上树立了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因为苏克雷透过此条约首次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了战争中战胜者对战败者应给予人道待遇的原则,这一规范自此成为战争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苏克雷可被视为人权理念的先驱。该条约的影响极为深远,西蒙・玻利瓦尔在其中一封信中写道:“这份条约堪称配得上苏克雷的灵魂”(este tratado es digno del alma de Sucre)。

停战协定》(Tratado de Armisticio)的目的在于暂时中止敌对行动,以促进双方展开谈判,期能达成最终和平。该停战协定签订为期六个月,规定双方军队在协定签署时须留驻于原先所控制的地区。 条约中明确指出:“自今以后,西班牙哥伦比亚之间的战争,将依照文明民族之方式进行”(Por el cual desde ahora en adelante se hará la guerra entre España y Colombia como la hacen los pueblos civilizados)。

Remove ads

厄瓜多尔、秘鲁与玻利维亚的解放

解放厄瓜多尔的军事行动随后展开了,最终在1822年5月24日爆发的皮钦查战役Batalla de Pichincha)决定性地确立了厄瓜多尔的独立。

随着苏克雷在此次胜利中的卓越表现,大哥伦比亚Gran Colombia)的独立得以巩固,厄瓜多尔的独立也正式完成,并为进一步对抗残余于秘鲁保皇派realistas)部队铺平了道路。

瓜亚基尔Guayaquil)举行的一次会晤中,西蒙・玻利瓦尔何塞・德・圣马丁José de San Martín)进行了重要的会谈。会后,圣马丁将其部分军队移交给玻利瓦尔,并从此退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战场。

就这样,苏克雷于1823年率军先于西蒙・玻利瓦尔抵达并进入利马。同年12月1日,他抵达永盖Yungay),并选择该地作为驻军的中心据点。 他将“近卫轻步兵营”(Batallón Voltígeros de la Guardia)与“皮钦查营”(Batallón Pichincha)部署于附近地区,当地居民为这些部队提供补给与装备,使其能于1824年2月25日启程前往瓦努科Huánuco)。

1824年8月6日,苏克雷随同西蒙・玻利瓦尔参加了胡宁战役Batalla de Junín);同年12月9日,他在阿亚库乔战役Batalla de Ayacucho)中击败秘鲁总督何塞・德・拉・塞尔纳José de la Serna),这场战役象征着西班牙在南美洲大陆统治的终结。 为表彰他的功绩,秘鲁国会授予苏克雷“大元帅”与“陆军总司令”的荣衔。

随后,苏克雷率领部队进入上秘鲁Alto Perú),并与多位解放运动领袖共同创立了玻利瓦尔共和国República de Bolívar),以纪念西蒙・玻利瓦尔。该国后更名为玻利维亚共和国República de Bolivia)。苏克雷委托玻利瓦尔起草国家宪法,并于1826年颁布,被称为“世界上最自由的宪法”(la Constitución más liberal del mundo)。

1828年4月18日,丘基萨卡Chuquisaca)爆发兵变,苏克雷在镇压过程中身中两枪。此事件使他决定辞去玻利维亚总统一职,以避免国内内斗并促进共和国的和平。 当地国民议会推举他为终身总统,但他在同年因兵变与反对玻利维亚独立的秘鲁派势力压力下正式辞职。随后,他携女儿玛丽亚・特蕾莎María Teresa)与妻子玛丽安娜・卡塞伦・德・格瓦拉・伊・拉雷亚Mariana Carcelén de Guevara y Larrea),返回厄瓜多尔

厄瓜多尔战役

1821年1月11日,在波哥大Bogotá),西蒙・玻利瓦尔任命苏克雷为南方军Ejército del Sur)司令,接替胡安・曼努埃尔・巴尔德斯Juan Manuel Valdés)将军。这支部队自1820年起在波帕扬Popayán)与帕斯托Pasto)地区展开行动。然而,苏克雷最终并未实际就任该职,因为出于战略与政治考量,西蒙・玻利瓦尔撤销了这项任命,并改派他前往瓜亚基尔Guayaquil)。在那里,苏克雷接替何塞・米雷斯José Mires)将军,执行新的任务:促使该省并入大哥伦比亚República de la Gran Colombia),并接管驻守瓜亚基尔的部队,作为日后解放基多Quito)的前置行动。这项任务即为整个厄瓜多尔战役的主要目标。

1821年4月6日,苏克雷抵达瓜亚基尔,并在向瓜亚基尔政府委员会正式报到时,说明了自己奉命前来的原因,以及推动该省并入大哥伦比亚的构想。同月15日,苏克雷(代表大哥伦比亚)与何塞・华金・德・奥尔梅多José Joaquín de Olmedo)、弗朗西斯科・罗卡Francisco Roca)与拉斐尔・希梅纳Rafael Jimena)等委员会成员签署了一项条约,确立了双方的合作关系。该条约规定,瓜亚基尔可保有自身的主权,但须置于大哥伦比亚的保护之下。

在此次协议之后,苏克雷获授权对保皇派展开军事行动。为此,瓜亚基尔方面提供了所有可用的资源,以支援他解放基多的行动。

1821年8月19日,爆发了亚瓜奇战役(或称“科内战役”,Batalla de Yaguachi / Batalla de Cone),战斗双方为由苏克雷率领的基多保护师团División Protectora de Quito)与大哥伦比亚援军所组成的独立军,对抗西班牙上校弗朗西斯科・冈萨雷斯Francisco González)指挥的保皇派部队。

苏克雷的部队在亚瓜奇战役胜利后,随即向基多进军。由梅尔乔・德・艾梅里奇Melchor de Aymerich)陆军元帅指挥的西班牙部队紧随其后,并在名为瓦奇Huachi)的地区布阵——该地正是他们一年前击败瓜亚基尔军队的地方。1821年9月12日,双方部队在瓦奇短暂交战后,保皇派部队假装撤退。何塞・米雷斯将军遂命令“阿尔比翁营”(Batallón Albión)与“瓜亚基尔营”(Batallón Guayaquil)追击敌军,然而保皇派骑兵与步兵突然转身反攻,包围并重创这两支爱国者部队。

在战斗中,爱国军ejército patriota)陷入混乱,苏克雷亦于交战中负伤,并在副官曼努埃尔・霍尔丹・巴尔迪维耶索Manuel Jordán Valdivieso)的奋力救援下,勉强脱离被俘的危险。败退的爱国者部队撤回瓜亚基尔,在战场上遗留了大量士兵与军需物资。保皇派则成功阻止了独立军北上基多的进军。

Remove ads

皮钦查战役

皮钦查战役Batalla del Pichincha)发生于1822年5月24日,战场位于现今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上方、海拔超过3,000米的皮钦查火山Volcán Pichincha)山坡地带。

这场战役发生于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背景之下,交战双方为由委内瑞拉将军苏克雷率领的独立军,以及由陆军元帅梅尔乔・德・艾梅里奇Melchor de Aymerich)指挥的保皇派部队。

西班牙忠诚的保皇派部队在此战中遭到决定性击败,导致基多获得解放,并确保了原属于基多皇家法院(又称“基多总督辖区”,Real Audiencia de QuitoPresidencia de Quito)诸省的独立。该地区最终发展为现今的厄瓜多尔共和国

拂晓时分,在苏克雷尚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部队已经在攀登皮钦查火山的山坡。梅尔乔・德・艾梅里奇意识到苏克雷企图借由登山侧击己军,遂下令其麾下共1,894名士兵迅速攀登火山,以在山上阻击敌军。

由于双方在如此崎岖且出乎意料的战场上遭遇,两位指挥官别无选择,只能逐步投入部队参战。在皮钦查火山陡峭的山坡上,地形极为险峻,四周环绕着深邃的峡谷与茂密的灌木丛,几乎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供部队进行战术机动。在最初的交锋后,帕亚营Batallón Paya)的士兵重新整队,并在敌军猛烈炮火下调整阵形。随后,秘鲁特鲁希略营Batallón Trujillo)抵达战场,为他们提供了增援。

苏克雷判断西班牙军体力已不如己军,遂派出由厄瓜多尔人组成的亚瓜奇营Batallón Yaguachi)投入战斗。阿尔托・马格达莱纳营Batallón Alto Magdalena)尝试从侧翼包抄,但由于地形险峻未能成功。 随后,帕亚营、特鲁希略营与亚瓜奇营在弹药不足且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开始逐步撤退。

此时,战局对爱国者军而言几近危急,战斗的胜负似乎取决于运送重要弹药的阿尔比翁营。然而,该部队的行踪在当时仍不为人知。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保皇派似乎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导权。另一支秘鲁部队——皮乌拉营Batallón Piura)被迫后撤。双方皆付出惨重伤亡,但战局逐渐对爱国者军趋于稳定。尽管如此,梅尔乔・德・艾梅里奇仍依照其战略计划,在登上皮钦查火山的过程中,命令阿拉贡营Batallón Aragón)脱离主力部队,向火山顶端前进,准备自后方突袭爱国者军,伺机突破其防线。

阿拉贡营是保皇派中最精锐的部队之一,由曾参与西班牙独立战争Guerra de la Independencia Española)及南美多场战役的西班牙老兵所组成。当时他们位于比爱国者军更高的山上,准备发动决定性冲锋。 然而,当阿拉贡营正要对逐渐溃散的爱国者防线发起攻击时,阿尔比翁营出乎意料地抵达战场,立即阻止了他们的行动。阿尔比翁营成功夺取比西班牙军更高的阵地,并随即投入反攻。

不久之后,马格达莱纳营Batallón Magdalena)也加入战斗。阿拉贡营在遭受重大损失后溃散,马格达莱纳营随即向前推进,替换已损耗严重的帕亚营,并对保皇派主力发起猛烈冲锋,最终击溃敌军防线。

这场战役的成果极为重大。1822年5月25日,苏克雷率领其部队进入基多城,接受驻扎于该地的所有西班牙军正式投降。 此时的哥伦比亚政府将该地视为基多省的一部分,自1819年12月17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成立以来,便被认定为该共和国的领土。

1822年2月21日,苏克雷重新收复昆卡Cuenca)后,获得当地议会颁布的法令,宣布该市及其所属省份正式并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随后,随着基多的投降与北方帕斯托省Pasto)保皇派抵抗的终结,西蒙・玻利瓦尔得以进入基多,并于1822年6月16日正式入城。 在全城民众的热烈欢迎下,原基多省正式并入大哥伦比亚。另一方面,尚未决定政治归属的瓜亚基尔,在玻利瓦尔及其胜利的大哥伦比亚军驻扎当地后,于1822年7月13日正式宣布并入大哥伦比亚。

Remove ads

皮钦查投降协定

中午时分,在阳光灿烂的皮钦查火山山顶、海拔逾三千米的高处,自由军高声呼喊胜利的口号。战争并于同年5月25日随着皮钦查投降协定Capitulación de Pichincha的颁布而告终。

在这场军事行动中,苏克雷成功化解了瓜亚基尔的不稳局势,解放了构成今日厄瓜多尔的领土,并促成其正式并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1822年6月18日,西蒙・玻利瓦尔晋升苏克雷]]为师级将军,并任命其为基多省的行政长官。苏克雷在主掌厄瓜多尔政务期间,积极推动社会与行政改革,创立昆卡高等法院Corte de Justicia de Cuenca),并在基多创办当时首份共和报刊《观察者报》(El Monitor)。他同时在当地设立经济学会,以促进知识与工业发展。苏克雷以高效率闻名,仅在1822年9月6日当天,便于基多签署与发布多达52份公文。对教育怀有浓厚兴趣的他,曾指出自己“在昆卡仅见7所学校,而离任时已增至20所”。

Remove ads

秘鲁请求大哥伦比亚援助

何塞・德・圣马丁José de San Martín)撤离秘鲁后,秘鲁制宪国会Congreso Constituyente del Perú)任命何塞・德・拉・马尔将军(José de La Mar)为政府委员会主席。然而,他将大部分军力投入雄心勃勃的军事行动,却在塔拉塔战役Batalla de Tarata)与莫克瓜战役Batalla de Moquegua)中接连失利,使秘鲁政府陷入严峻的军事危机。

连续的军事失败与爱国阵营内部的政治分歧,削弱了秘鲁的独立力量。里瓦・阿圭罗政府Gobierno de Riva Agüero)在舆论压力下被迫请求西蒙・玻利瓦尔介入。

当时,玻利瓦尔正驻于瓜亚基尔监视秘鲁局势,并在收到秘鲁的援助请求后,派遣已在厄瓜多尔整备的6000名士兵,分两批各3000人南下。远征军由苏克雷率领,负责指挥军事行动并与秘鲁方面协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介入战争的具体条件。

Remove ads

黑色圣诞:帕斯托平民大屠杀

帕斯托战役Campaña de Pasto)期间,根据西蒙・玻利瓦尔的命令,苏克雷率领部队于1822年12月24日攻占帕斯托Pasto)城。

在随后三天内,隶属于步枪营的爱国军士兵对城市进行掠夺,焚毁公共档案与教区文书,并杀害超过400名平民,包括男性、女性、老人与孩童,约占当时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

这场屠杀事件在哥伦比亚被称为“黑色圣诞”(Navidad Negra),并在当地以黑白嘉年华Carnaval de Blancos y Negros)作为纪念。

胡宁战役

胡宁战役Batalla de Junín)是秘鲁独立战争Guerra de Independencia del Perú)中保皇派与独立军之间最后几场主要交战之一。战役于1824年8月6日发生在现今秘鲁胡宁省Departamento de Junín)的胡宁草原Pampa de Junín)上,最终由独立军取得胜利,极大鼓舞了爱国者的士气。

1824年时,保皇派仍控制秘鲁中部高地与上秘鲁(即今日的玻利维亚西蒙・玻利瓦尔,作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总统与解放者,持续支援秘鲁的独立战争。他所率领的军队约有8000人,与保皇派兵力相当,但敌军分散驻扎于曼塔罗谷Valle del Mantaro)及上秘鲁地区。

这种分散局面源于保皇派将领佩德罗・安东尼奥・德・奥拉涅塔Pedro Antonio de Olañeta)在上秘鲁发动叛变,导致秘鲁副王军防线崩解,迫使秘鲁副王调派约5000名正规军由赫罗尼莫・巴尔德斯Jerónimo Valdés)率领前往普诺Puno)驻防。

玻利瓦尔洞察此一形势,决定利用机会孤立北方残余的保皇派部队。1824年6月,他率军进入秘鲁中部高原,准备迎击保皇派指挥官何塞・德・坎特拉克José de Canterac)。

解放军由6000名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士兵与4000名秘鲁士兵组成,向南美洲南方推进。1824年8月6日,双方军队在胡宁Junín)交战。全场未发一枪,战斗完全以长矛与军刀进行,因此胡宁战役被誉为“无枪之战”。这场胜利成为西蒙・玻利瓦尔与独立事业的重大转折点。

同时,在埃尔卡亚奥港El Callao),由苏克雷指挥的大哥伦比亚军登陆秘鲁。前保皇派将领安德烈斯・德・圣克鲁斯Andrés de Santa Cruz)受命率军增援苏克雷,并向上秘鲁进军。

1823年8月25日,圣克鲁斯率军进入拉巴斯La Paz),在塞皮塔战役Batalla de Zepita)中与赫罗尼莫・巴尔德斯Jerónimo Valdés)的部队交锋并取得胜利,进一步削弱保皇派在南部高原的势力。

局势对爱国者军而言一度极为严峻。秘鲁的独立尚未巩固,1824年2月29日,保皇派重新占领了利马

然而,当时西班牙本土正陷入激烈的政治动荡,这直接导致驻美洲西班牙军队的内部分裂。保皇派将领佩德罗・安东尼奥・德・奥拉涅塔Pedro Antonio de Olañeta),一位坚定的君主专制派,因不满副王何塞・德・拉・塞尔纳José de La Serna)的自由主义与立宪倾向而起兵叛变,指控他图谋脱离王权、以“自由秘鲁”为名建立自主政权。

西蒙・玻利瓦尔趁西班牙军内部分裂之机,迅速组建一支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士兵为主的联合军。1824年8月6日的胡宁战役振奋了独立军的士气,并成为后续阿亚库乔战役Batalla de Ayacucho)胜利的关键前奏。

据记载,当苏克雷率领步兵抵达胡宁平原时,正听见胜利的欢呼声。整场战斗仅持续约45分钟,发生于海拔4100米的高地。胡宁平原上的胜利,使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平原骑兵以其长矛之勇名震安地斯山脉的雪峰之间,并重新唤起联军的战斗士气。

苏克雷:最高军事统帅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第一支远征军抵达埃尔卡亚奥港时,安德烈斯・德・圣克鲁斯Andrés de Santa Cruz)与阿古斯丁・加马拉Agustín Gamarra)正率领几乎全部秘鲁军力,在拉巴斯附近发动进攻。此时,秘鲁军撤离利马后几乎使首都防御空虚,何塞・德・坎特拉克José de Canterac)准将遂趁机于哈乌哈Jauja)集结8000人军队,并于6月18日进入利马。

秘鲁国会随即任命苏克雷为总司令。苏克雷当时仅掌握3700人兵力,于6月18日撤离利马并转进至埃尔卡亚奥。随后双方前锋多次交战,其中最激烈者为7月1日发生于卡里萨尔Carrizal)与拉莱瓜La Legua)的战斗。

6月21日,秘鲁国会正式宣告苏克雷为“秘鲁最高军事统帅”。然而,在12月3日的科尔帕华伊科战役Batalla de Corpahuaico)中,苏克雷所率领的秘鲁解放联军后卫部队遭赫罗尼莫・巴尔德斯Jerónimo Valdés)指挥的保皇派先锋军击败。

Remove ads

遇刺

1828年末,玻利瓦尔敦促苏克雷接替他,他一直认为苏克雷是自然的继任者。他先前曾经告诉他:“我知道有一天你会超过我”[来源请求]

1830年初,苏克雷出任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议会主席,当时共和国内部分裂主义活动加剧,委内瑞拉厄瓜多尔要求脱离大哥伦比亚而独立,他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在苏克雷得知玻利瓦尔已经辞职,并打算出国,他决定前往基多准备说服分裂主义者,6月4日在途中被埋伏在南哥伦比贝鲁埃戈斯山区的帕斯托附近的政敌暗杀,得年35岁。

谋杀案的详情仍然不清楚,对于动机也是众说纷纭。有一个较老及记载较多理论指何塞·马里亚·奥万多是暗杀的主谋。其中一个被该理论指名的暗杀者,因为他在事件中角色明显,在后来被处决。后来出现的理论指出是其他人(或加上其他人)牵涉其中,例如胡安·何塞·弗洛雷斯阿古斯丁·加马拉弗朗西斯科·德保拉·桑坦德尔或卡西米罗·奥拉涅塔等。

苏克雷在作战中富于谋略,战术灵活;善于使用骑兵,以快制胜。哥伦比亚的苏克雷省、玻利维亚的苏克雷城及厄瓜多尔前货币以他命名。他的出生地库马纳,现为委内瑞拉的苏克雷州首府[1][2]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