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妮·吕利耶

法国物理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妮·吕利耶
Remove ads

安妮·吕利耶(法语:Anne L'Huillier,1958年8月16日),法国物理学家瑞典隆德大学原子物理学教授。安妮率领着一个阿秒物理学英语attosecond physics研究团队,专门研究电子的实时运动,以此来理解原子层面的化学反应[1]。2003年,她的研究团队创下了激光脉冲的最短纪录,为170阿秒[2]。2023年,安妮与皮埃尔·阿戈斯蒂尼费伦茨·克劳斯共同夺得诺贝尔物理学奖[3],也是继安德烈娅·盖兹后第五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得主。

事实速览 安妮·吕利耶Anne L'Huillier, 出生 ...
Remove ads

经历

1958年生于法国巴黎。安妮·吕利耶最初在丰特奈高等师范学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Fontenay-aux-Roses 现 里昂高等师范学院)取得理论物理学数学理学硕士学位[4][5][6],之后在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巴黎-萨克雷大学设立的萨克雷核研究中心进行实验物理学博士研究,被索邦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研究高强度激光场中的多重电离现象[7]。随后安妮在瑞典哥德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展开博士后工作,1986年被聘为萨克雷核研究中心的永久员工。1992年,安妮来到隆德,在当地借助欧洲第一套用于飞秒脉冲的钛蓝宝石固态激光英语Ti-sapphire laser系统进行研究。1994年正式移居瑞典,1995年在隆德大学担任讲师,1997年升任教授[8]

荣誉奖项

安妮于2007年至2015年间担任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委员[5],自2004年起担任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9],2018年担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时也是美国物理学会光学学会的会士。此外还获得巴黎第六大学耶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Remove ads

部分论文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