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德烈斯·普姆普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德烈斯·普姆普尔
Remove ads

安德烈斯·普姆普尔拉脱维亚语Andrejs Pumpurs;1841年9月22日—1902年7月6日),拉脱维亚作家、新闻工作者,生于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拉脱维亚,曾经历1877年至1878年发生的俄土战争。在文学领域,普姆普尔是拉脱维亚民族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最重要的作品是史诗《拉奇普列西斯拉脱维亚语Lāčplēsis (eposs)》。

事实速览 安德烈斯·普姆普尔 Andrejs Pumpurs,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普姆普尔于1841年9月22日生于俄罗斯帝国利沃尼亚省利耶尔柳姆普拉瓦教区拉脱维亚语Jumpravas pagasts(今拉脱维亚奥格雷市镇),他早年在家乡所在教区的学校就读,直到1856年毕业[1],毕业后,他跟随父亲前往立陶宛的一个庄园从事酿酒工作[2]。回到拉脱维亚后,普姆普尔在伦巴特庄园担任庄园测量员的学徒,之后又在尤穆尔达拉脱维亚语Jumurda卡特琳娜拉脱维亚语Viļķene埃尔格利拉脱维亚语Ērgļi (Ērgļu pagasts)陶鲁佩拉脱维亚语Taurupes pagasts等地担任助理测量员[3],在担任土地测量员期间,他结识了进步的拉脱维亚民主知识分子,并开始创作讽刺诗歌[4]。1872年至1874年,普姆普尔在尤穆尔达庄园拉脱维亚语Jumurdas muiža担任经理和林务员,在尤穆尔达担任经理期间,他也参加了拉脱维亚第一届歌舞大赛拉脱维亚语Vispārējie latviešu Dziesmu un deju svētki,并结识了民族运动思想家阿季斯·克龙瓦尔德拉脱维亚语Atis Kronvalds奥塞克利斯拉脱维亚语Auseklis (dzejnieks)等人,这为其日后投身民族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5][6]

1874年,普姆普尔进入记者里哈德斯·汤姆森斯拉脱维亚语Rihards Tomsons的工厂担任经理,同时与贝恩哈德斯·迪里基斯拉脱维亚语Bernhards Dīriķis合伙经营了书店,1876年8月,由于经济困难,普姆普尔前往莫斯科,加入一支志愿军团,担任军队的地形测量员,并随军奔赴塞尔维亚战场,旨在为受到土耳其攻击的塞尔维亚军提供支援,但抵达前线后,俄罗斯已经与奥斯曼帝国签署停战协议,志愿军团因此无功而返[5]。之后,普姆普尔留在军队服役,并进入敖德萨军校乌克兰语Одеське військове училище深造[4]。离开军校后,普姆普尔先后在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境内服役,1890年,他晋升为上尉参谋,1896年,普姆普尔被调往陶格夫匹尔斯的军需处,负责俄军部队后勤支援,并曾随军远征高加索、中亚等地,1901年,普姆普尔在从中国旅行返国后病重,于1902年7月逝世[5],安葬于里加市区的大公墓拉脱维亚语Lielie kapi[7]

普姆普尔在近现代的拉脱维亚受到尊敬,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曾于1961年发行印有其肖像的邮票,以纪念其诞生120周年[8],现代拉脱维亚也曾发行纪念邮票[5],在利耶尔瓦尔德有以他命名的博物馆,一些城市还有以他命名的街道及雕像[9]

Remove ads

作品

普姆普尔的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其作品多歌颂拉脱维亚民族对于自由的渴望,亦挞伐权贵及为富不仁者[10],代表作为史诗《拉奇普列西斯拉脱维亚语Lāčplēsis (eposs)》(或称《猎熊者》),著于1872至1888年间[11],共分为6章,其以拉脱维亚13世纪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拉奇普列西斯拉脱维亚语Lāčplēsis为主角,叙述了拉奇普列西斯领导拉脱维亚人民反抗德国奴隶主和骑士团,最终令拉脱维亚脱离异族奴役的故事,其创作受到了芬兰卡勒瓦拉》、爱沙尼亚卡列维波埃格》及波罗的海德意志人作家加列布·默克尔英语Garlieb Merkel[12]作品的影响,其在内容上突破了民间传说素材本身的象征意义和意识形态意义,巩固了正在形成的拉脱维亚民族意识,并被视为拉脱维亚的民族史诗,《告诉我,道加瓦河》(Stasti manim, Daugavina)是他的另一部代表诗歌,其具有民歌的参差不齐、内容粗犷特点,这些作品皆为拉脱维亚近现代文学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5][13]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