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溪寮 (台南市)
臺灣臺南後壁聚落、傳統地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安溪寮,是台湾台南市后壁区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位于该区东南部。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包括顶安里不含西北端、长安里西半部、福安里不含东北部。
沿革
清治时期属下茄苳南保,由于聚落人多,在日明治卅七年(1904年)绘制的《台湾堡图》上已可看到分成顶、下寮,而后顶寮再分出中寮[注 1][2][3]。日治初期仍属下茄苳南堡(“保”字改为“堡”),并将中、下寮各分成两保,与顶寮合计共分成五保[注 2],1901年设安溪藔区,隶属盐水港厅 (1909年改隶嘉义厅)店仔口支厅,管辖下茄苳南堡内之本协庄、乌树林庄、安溪藔庄(以上今属后壁区)、土库庄、卯舍庄(以上今属新营区) ,1920年街庄改正,改隶台南州新营郡后壁庄,而二次大战后则将三寮分成顶安、长安[注 3]、福安[注 4]三村[1],2010年行政区划改制后村更名为里[3]。
当地以林为大姓,来自安溪县积德乡,另有来自积德乡山厝土楼的王姓、大多来自安溪县岭头乡的苏姓以及大多来自安溪县唐坑乡买籍里的刘姓[1][2][3]。
地理、产业
安溪寮为府城与嘉义之间的要冲,南边有急水溪经过,为当地灌溉用水来源[1]。日治时期因在附近增设乌树林制糖所,所以有不少居民在制糖所工作或种植甘蔗[1]。而除了甘蔗之外,稻米也是当地的重要农作,此外间作有落花生、豌豆与大豆等农作物[1]。二次大战后稻米依然为当地重要作物,此外在1971年与1981年时也开始种植芭乐跟洋香瓜[1]。
此外过去在顶寮(顶安里)有制造银器与米粉的店铺,所以留有“银店”、“米粉间”等旧地名[3]。而在下寮(福安里)西边,过去在日治时期设有烧瓦的窑场,故有“瓦磘(窑)”的地名[2][3]。
交通
建筑、设施
- 台南市后壁区安溪国民小学:内有历史建筑“后壁安溪国小原办公厅及礼堂”。
- 安溪派出所
- 后壁农会安溪寮办事处
- 水利会安溪寮工作站
- 金紫戏院
- 空相美术馆:收集展示台湾胶彩画画家施金辉之作品的美术馆。
注释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