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宋学 (中国哲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宋学,一般指称宋代的儒家学术,也有指宋代学术总称的。两宋是中国历史上学术比较繁荣的时期,宋代儒家学术派别众多,而且各家之间常有学术辩论,比如“鹅湖会”。宋代也是中国教育大发展的时期,书院林立[1]。
宋代的学术代表流派
宋学的主要学派包括周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张载的“气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陆九渊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吕祖谦的经世致用派等。陆九渊本人则提出“六经注我”的治学方法[2]。
宋学吸纳儒、释、道三派,形成了所谓的理学与心学,凌廷堪认为“宋学不求于经而但求于理,不求于故训典章制度而但求于心”[3]。方东树则认为“窃以孔子没后,千五百余岁,经义学脉,至宋儒讲辨,始得圣人之真。平心而论,程、朱数子廓清之功,实为晚周以来一大治。”[4]。
宋代著名的书院
北宋四大书院:
史上各家对宋学的论述
注释
参见
参考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