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宗萨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宗萨寺(藏语:རྫོང་གསར་དགོན།,威利转写:rdzong gsar dgon)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地处更庆镇东南方向,八蚌寺以东。该寺历史上位于藏区的康区,始建于746年,1958年遭毁,1983年重建。
寺院隶属藏传佛教萨迦派,曾是蒋扬钦哲旺波与蒋扬钦哲确吉罗卓的主座。其显著特点在于秉承利美运动的兼收并蓄精神,对藏传佛教绝大多数教派传统持开放包容态度。
Remove ads
历史
宗萨寺始建于公元746年,由一位苯教喇嘛创立。该遗址最初仅有一座名为“觉沃拉齐喀齐”(Jowo-Lha-Chig-Kar-Chig)的小型庙宇,其苯教神殿一直存续至1958年。[1]。这座苯教寺院曾先后演变为宁玛派与噶当派道场,后于1275年由返藏途中的八思巴正式创立为萨迦派寺院[1][2]。

1958年前,宗萨寺常驻僧侣约300至500人,另有大量求法者常年扎营寺周。所有殿堂于1958年被毁,1983年在洛卓彭措博士主持下启动重建。[1]
寺院原拥有大小佛殿二十三座及诸多重要圣殿[2],辖有康协谢扎、噶莫虎穴闭关中心、噶古菩提山隐修院、扎囊贝玛水晶窟、辛科扎沃光明闭关中心、才扎哲普成就洞、嘉根琼塔护法殿、木农多杰白石崖、扎曲久克观音殿、洪达通通王护法殿等隐修所[2]。寺内珍藏利美运动倡导者蒋贡康楚、秋吉德钦林巴与蒋扬钦哲旺波集成的稀有典籍[2]。虽属萨迦派根本道场,该寺以教法灵活着称,允准僧众研习藏传佛教八大宗派[2]。
Remove ads

1983年寺院建筑群逐步重建,然未复旧观。现存大小佛殿仅六座[2]。但已完成180间僧舍修缮,主殿群占地达48200平方米[2]。现今常驻僧众逾200人[1]。寺院另设藏传文化学校,招收学童约60名[2]。宗萨寺以藏香制作技艺闻名,商品“宗萨藏香粉”与“宗萨藏香条”采用藏东高原珍稀草本原料,据传具舒心宁神之效,并可预防时疫[1]。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