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客婶婆祠
位於臺灣彰化縣大城鄉大城村的陰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历史
相传大城村昔日有一名叫“客”的富翁去世后,将大笔土地留给妻子,因此该女子被称为“客婶婆”[1]。无子嗣的客婶婆去世后,继承其产业的吴姓[a]人家在西平路的自宅建小祠祭拜[2]。随着西平路先后多次拓宽,客婶婆的小祠并未随路面拓宽迁移,所以形成坐落于道路中央的特殊景观[2][3]。1995年,村长王财树说明,客婶婆传出不少灵验故事,如帮婴儿收惊、协助民众寻找走失禽畜,成为大城、东城及西城等三村村民的信仰[1]。
1995年,大城乡公所为了改善交通负荷,决定将8米宽的西平路拓宽为12米,此举受到了客婶婆祠信徒的反对[1]。当时拆迁补偿费仅每坪6千元,也引起居民不满[4]。该年9月9日,中秋节,乡公所透过大城村长王财树、西城村长王天、东城村长吴树启在大城咸安宫展开协调,经咸安宫乩童沟通,达成乡公所出资120万元让客婶婆祠迁至乡有土地重建的共识[1]。新庙[b]地择定在台山段第43地号[3]。
1996年4月29日,地方在客婶婆旧址举行欢送晚会[2]。次日下午1点30分,客婶婆祠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天、副主任委员王财树、吴树启三人将神位请出,2点半在雨天中抵达新庙,至3点由彰化县长阮刚猛与乡长许先助主持剪彩、开门仪式[3]。
Remove ads
参考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