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寒林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地方长老陈奎牛[a]等人倡议搜集遗骸[2],地方人士于1902年为乙未战争他里雾之役阵亡的义军建祠[3][4]。当年的建庙地名义上为公有地[3]。因死难者姓名、生辰多不可考,遂以“大众爷”称呼[5]。为怕日人破坏,庙名取“万人爷庙”,但后来遭日本政府拆迁[2][4]。1940年10月,庙方管理人曾清慕[b]把一笔庙地捐赠给斗南街役场,但后来实际依然由庙方使用[3]。

战后,陈奎牛、曾清慕等人再度发起将遗骸迁回原地安奉,并奉祀地藏王菩萨为主神,命名为“寒林寺”[2]。于1947年重建[3]。寺址在斗南镇北铭里[7],台一线的中正路一号[4]。
在1953年报导时,记者描写此寺在斗南镇郊外静僻处,四边树木竞美,绿树成荫,还形容寺貌“俨然好像是个有钱人家的别庄”。神殿正厅悬有“真灵显赫”、“灵光庇民”等匾。有一大众爷公偶像,以及参差不齐的坟碑。大门对联为“扶直纲常,不计死生期有济,保全社稷,永昭祀典报孤魂”[8]
1985年10月,斗南镇公所签订同意书,同意寺方续使用公有地[9]。
2004年,负债累累的斗南镇公所在清查镇有土地标售时,发现寒林寺所在处的土地登记所有权为镇公所,遂发函给寺方要求拆屋还地,并向法院提出追缴5年新台币259万元的使用费[9]。一上任就被镇公所催讨200多万元租金的寒林寺主委廖隆盛,就拜访耆老,拿出过去的同意书,获得最终胜诉[10]。2008年,台南高分院推翻镇公所一审胜诉的判决,判定无理由要求寺方给付补偿金,土地所有权为镇公所[9]。
为解决两笔寺地问题,原先计划寺方捐赠镇公所3000万元,然后镇公所再把该些土地赠与寒林寺[9]。待镇公所正要执行这项建议时,却发现该寺只有管理委员会,非财团法人,依法,公所无法赠地给寒林寺,只好以标售土地解决[11]。斗南镇公所强调,是因该两笔土地多次被审计部纠正,以公开标售方式处分是不得已[9]。为了让寺方能买回土地,镇长黄福穷反公告现值加三成的惯例,直接用公告现值3076万元当成底价,但2009年7月28日无他人投标,甚至寺方也不标,最终以流标收场[11]。
后来,行政院新颁定法规,才让镇公所可以赠送寺地。拍卖寺地的事件,还成2009年选举时,斗南镇长候选人张胜雄抨击争取连任的镇长黄福穷[c]的话题。[13]
Remove ads
祭祀活动
逢农历四月廿八祭祀日,寺方会举行数天的庙会活动[5]。在1953年新闻时,就说香火鼎盛,祭祀一年花费达数千万元新台币[8]。1999年云林县县长补选时,张荣味提出将此祭典规划为云林县的特色节庆活动之一,以吸引观光客[14]。
祭祀日举行的义民忠魂祭典,东仁、西岐、南昌、北铭、中天等五个里居民会设席宴客。信众认为当日登门吃饭客人愈多,下一年度必会愈赚钱,所以数天前即开始向食客预约,甚至发红帖以示诚意。信众会在门前分发香皂、毛巾,拜托民众进来吃;有些人发塑料袋给食客,任由客人装餐回家。[15]
祭祀日的流水宴可逾万桌。还曾发生过二百多名食客吃完返家后发生上吐下泻、发烧等症状,分别送至附近医院救治,遂登上了新闻。[5]
注释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