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射雕英雄传 (歌曲)
1976年佳藝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主題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射雕英雄传》,1976年佳艺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由林穆主唱、黄霑包办作曲填词、吴大江编曲,并收录于同年发行的合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歌曲搭配的是首部金庸改编电视剧,因此被视为武侠歌曲的滥觞,歌曲内容强调家国大义、英雄情怀[1],往后被媒体多次改编,性质却以诙谐搞笑居多。
创作背景
黄霑受佳视邀请,接下此剧的配乐工作,面对无线武侠剧《书剑恩仇录》音乐担纲顾嘉煇的威𣍰,决定以高质的国乐团伴奏[2]。由于香港当时没有职业的国乐团,他唯有找旧识,即时任新加坡人民协会华乐团指挥吴大江合作。配乐制作时间紧迫,黄霑赶赴新加坡,须在飞机上写好包括主题曲在内的几首歌的基本旋律和歌词。抵埗后,黄霑修饰词曲,吴大江和人民协会华乐团员则分别负责编曲及抄谱,定稿后众人再往百代公司的录音室录音,前后共花了两天制作,并由新加坡的唱片公司大联机构出品。歌手是跟吴大江合作过交响诗《新加坡啦》的男高音兼电台主播林兴导,因为他是不能兼职受薪的新加坡公务员,故用了化名“林穆”(已于2013年12月14日逝世[3]);而香港电视台之间竞争激烈的缘故亦使黄霑用了化名“刘杰”。[4]
特征及评价
曲式结构为黄霑拿手的一段体[5]。
文化评论人吴俊雄及乐评人黄志华指出,歌曲有别于当年香港乐坛流行的粤曲小调,配器和节奏都有着强烈的西洋音乐味道,亦反映香港电视歌曲的转变[6][7],亦是“激扬型的古装武侠剧中式小调”的滥觞,继后者有〈三国春秋〉、〈书剑恩仇录〉等[8]。
词评人朱耀伟形容歌词“平铺直叙”,不能与黄霑的武侠词佳作(如《万水千山纵横》)相比[9]。而黄志华则认为歌词结构紧密,运用了自问自答和首尾呼应的手法,是当年词坛突出的构思[10]:60。
衍生作品
- 及后佳视制作续集《神雕侠侣》,黄霑碍于经费有限,只改变此曲的配器和节奏,加入一小段新旋律,制成新主题曲(关正杰、韦秀娴、麦韵合唱)[12]。歌手徐小凤同年的专辑《猛龙特警队》再把两首歌合而为一,歌名《神雕与射雕》,时长两分半。
- 同年亦获歌手许冠杰恶搞改编成《打雀英雄传》一曲,黎彼得和许冠杰共同填词,描绘了麻将桌上的众生相[13],收录于专辑《半斤八两》。
- 1977年,获歌手许锡雄改编为《庙街英雄》一曲,梁山人填词。
- 1990年代,被挪用为霹雳布袋戏主角素还真的角色曲[13],纯音乐,后收录于专辑《霹雳英雄大团圆》。
- 1993年,黄霑负责喜剧电影《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的配乐,再将之改编,歌名《谁是大英雄》,由张学友主唱,有国、粤语两版。
- 2002年,获美国说唱歌手KRS-One的歌曲《Never Give Up》取样。
- 2016年手机游戏《射雕英雄傅》主题曲,由达哥主唱、狂燥兄弟重填词、LABEL LI/天仔编曲。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