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尾真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尾真鯊
Remove ads

小尾真鲨学名Carcharhinus porosus),为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真鲨目真鲨科的其中一[2],被IUCN列为极危保育类动物,意大利博物学家卡米洛·兰扎尼(Camillo Ranzani)在1839年出版的《博诺尼科学院新评论》卷中首次发表了对小尾真鲨的科学描述。他将本物种命名为Carcharias porosus,此模式标本是一只来自巴西的1.2米长的雄鱼。分布于西大西洋区,从墨西哥湾北部到巴西南部与乌拉圭(不包括加勒比海岛屿);东太平洋加利福尼亚湾秘鲁海域,深度可达36米,本鱼体较细长,鼻子长而尖,眼大圆形且具瞬膜,嘴角处有短皱纹,双颚两侧各有13-15排牙齿(通常为上颚 14排牙,下颚牙齿13排牙),上牙很高,呈三角形,有很强的锯齿,向两侧倾斜地增加,下齿相对较窄且较直立,锯齿较细,五对鳃缝较短[3]。胸鳍小呈镰刀形,尖端相对较尖,背鳍2个,成鱼的第一背鳍较宽,几乎形成等边三角形,顶端钝,起于胸鳍的后尖端,第二背鳍很小,起于臀鳍基部的中点,背鳍之间不存在脊,腹鳍很小,臀鳍后缘有一个深凹口,不对称的尾鳍具有坚固的下叶和较长的上叶,在尖端附近有一个腹侧切迹,身体呈纯灰色,下腹部呈白色,侧面有淡淡的浅色条纹,胸鳍、背鳍和尾鳍的尖端可能会变暗色,体长可达150公分。栖息在沙泥底质的大陆棚、河口、海湾,属肉食性,以硬骨鱼、小型鲨鱼、𫚉鱼、甲壳类头足类等为食,胎生,全年均可繁殖,9月至11月为繁殖高峰,雌鱼一次可产下2 至9尾幼鱼,寿命可达12年[4]。小尾真鲨对人类无害,通常是被刺网和延绳钓渔场偶然捕获,鱼肉、鱼翅可食用,肝油和软骨可入药,1980年代,该物种约占鲨鱼和𫚉鱼捕获量的43%,但此后已下降至17%左右。这种明显的下降被认为是由于捕捞量增加、捕获的幼鲨比例较高以及鲨鱼繁殖率低所致。因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巴西的小尾真鲨评估为易危物种,尽管小尾真鲨表面上受到了保护,被列入2004年巴西官方濒危动物名录,但捕捞实际上仍然不受管理[1]

Thumb
小尾真鲨的显著特征包括其长鼻子和宽阔的第一背鳍。
事实速览 小尾真鲨,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