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明星

香港粵曲女伶及電影女演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明星
Remove ads

小明星(1913年—1942年8月25日),原名邓曼薇(英语:Tang Man-mei),乳名“阿女”(女字读阳平声);又叫大眼妹[1]广东三水人,1930年代至1940年代著名粤曲演唱家,香港电影演员。邓曼薇1921年以“童星”享名,被誉为“小明星”。20世纪三十年代前后,与张月儿徐柳仙张蕙芳合称粤曲歌坛界“平喉四大天王”、“平喉四杰”。[2][3]:4-5 邓曼薇那种感情细腻、低回宛转的声腔,世称“星腔”,擅演《秋坟》、《风流梦》、《夜半歌声》等曲目[4]

事实速览 小明星, 女歌手 ...
Thumb
小明星担任第一女主角的香港电影《多情燕子归》(1941年)
Remove ads

生平

出身自广州油栏门,自幼丧父,与母亲俞氏相依为命,读过两年私塾后学艺卖唱,11岁起艺名为“小明星”,以《玉哭潇湘》成名。王心帆为小明星撰的第一首曲是《痴云》,后为其撰写《恨不相逢未剃时》、《长恨歌》、《故国梦重归》、《悼鹃红》、《秋坟》、《前程如梦》等20多首曲词。胡文森曾为其撰写《风流梦》、《夜半歌声》,亦成为其首本名曲。雷宏张曾为其撰曲如《知音何处》。吴一啸则为其撰曲如《抱花眠》、《多情燕子归》。小明星又曾得乐师梁以忠蔡保罗献盛三盲德的指导,1930年代前后,与徐柳仙张月儿张蕙芳合称粤曲歌坛界“平喉四大天王”。

日军占领广州后,她和艺友逃亡到香港后染上肺病。抗战时期,小明星坚持演唱宣传抗日精神的歌曲,更主动邀请胡文森为其撰曲,以大喉演唱《人类公敌》﹑《抗战胜利》等歌曲。

1942年初到澳门,不久后回广州静养。1942年8月24日于广州桨栏路重执故业。在“添男茶楼”登台演出,一曲《秋坟》唱至“只有夜来风雨送梨花”一句时,吐血昏迷台上,翌日逝世,得年30岁。其墓地在广州小北马铺毯岗,墓碑高约八英尺,碑上有一颗大红星,刻着‘南国艺人小明星邓曼薇女士之坟墓’。

Remove ads

歌唱特色

小明星一腔一调都精雕细刻,嗓音感情细腻,行腔、吐字、声韵、格调自成一家,人称“星腔”。

轶闻

1932年12月,小明星与白蝉娼区添香港转移到广东省江门市演出期间,寄寓在中华酒店205号房。在1933年1月17日凌晨2时,三人用过夜宵后,小明星与区添发生口角,区添拂袖而去,小明星吞食鸦片烟膏后,到区添房间躺在床上,而毒发呻吟惊动酒店待役,急电江门市红十字会派救伤队到来急救,经洗胃后救回,后得知她曾有两次服毒自杀的记录[5]

香港电影作品

  • 《多情燕子归》(1941年):小明星担任女主角,并主唱电影歌曲。
  • 《生死鸳鸯》(1943年):小明星的遗作,她于片里演唱一曲,战前已拍摄完竣,因太平洋战争延至1943年才公映。
  • 《差利游地狱》(1949年):剪辑有小明星再唱名曲《多情燕子归》

纪念作品

  • 何丽芳:《星殒五羊城》
  • 谭家宝:《悼薇娘》
  • 梁瑛:《七月落薇花》
  • 香港电影《七月落薇花》(1948年):李绮年饰演邓曼薇;陈锦红饰演曼薇大弟子,并演唱主题曲。
  • 香港电影《小明星传》(1952年):改编自小明星母亲口述的事迹,小燕飞扮演小明星,吴楚帆何非凡黄曼梨演出,该片有多阙插曲,由当年的茶楼女伶张月儿小燕飞梁瑛李少芳辛赐卿轮流演唱。1953年5月21日星期六新加坡丹绒巴葛重庆戏院(Chungking Theatre)放映午夜场[6]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