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熊座流星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熊座流星雨(Ursids,URS)在每年的12月17日开始活跃,大约可以持续一星期左右,在12月25日或26日结束。 这个流星雨因为辐射点接近小熊座的北极二(小熊座β星,帝)而得名。
历史
小熊座流星雨可能是威廉·F·丹宁发现的[1]。直到在20世纪的中叶,1945年,毕卡威博士(Dr. A. Bečvář)观测到一次每小时169颗爆发,才整合了各地流星雨观测者零星的观测报告研究[1]。在1970年代持续的观测,进而确认与周期彗星8P/塔特尔彗星有所关联[1]。在2007年,8P/塔特尔彗星回归的年份,小熊座流星雨显得特别活跃,强烈暗示与此彗星有所关联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彼得·杰尼斯肯斯 和Esko Lyytinen 发现,爆发可能是因为该彗星通过远日点时,被困在与木星有7/6的轨道共振所导致。
专业资讯
早期的观测者叙述辐射点的平均位置是赤经 = 217度,赤纬 = +76度,最大期出现在太阳黄经270.66度(大约是12月22日),估计的出没期间是12月17日至24日。
小熊座流星雨的峰值时间特别狭窄,佛罗里达的诺曼底W麦克劳三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流星观测者,评论小熊座流星雨"必定是像象限仪座流星雨一样,峰值是紧密的,能观察到极大期的时间不超过12个小时"[1]。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