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灵神星
小行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灵神星(16 Psyche)为一颗巨大的小行星,也很有可能是最大的M-型小行星,质量估计占所有小行星带天体的0.6%,是由义大利天文学家安尼巴莱·德·加斯帕里斯在1852年3月17日所发现的,这是他发现的第5颗小行星,并以希腊神话中的普赛克(灵魂的化身)来命名。此前最早发现的15颗小行星都曾由天文学界正式给予一个用于速写的天文符号,但是天文学家恩克(Johann Franz Encke)在1851年建议往后对小行星的书写只采用编号,于是灵神星成为第一颗启用这个方案的小行星[5]。2023年NASA发射了灵神星轨道器,预计2029年将抵达灵神星展开探索任务。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3年10月15日) |
Remove ads
特征
雷达[6][7]观测显示灵神星的地质大部分纯粹是由铁和镍所构成的。与其他M型小行星不同,灵神星在表面并没有水或含水矿物存在的迹象,与它是金属天体的推测相符合[8]。同时还发现仍有少量的辉石存在于灵神星上[9]。
灵神星似乎是一个更大星体残馀的金属核心[10],倘若如此在其相同的轨道上预期会有其他的小行星,不过灵神星并不属于任何小行星家族;其中一个假设是这次碰撞发生在太阳系史上非常早期的时代,因此其他残馀在后来的碰撞中被磨成碎片,或是轨道被改变[11]。亦有看法认为灵神星是经历了破坏之后在重力作用下重新吸积而形成,混合了金属和矽酸盐[12]。另有一说认为灵神星是差异化的天体,经历了铁火山作用且同时仍在冷却当中[13][14]。
由于灵神星的体积大到足够可以计算出它对其他小行星的摄动,因此也可以计算出灵神星的质量。根据推算,尽管它的金属比例仍然颇高,然而它的地质密度则是相对偏低(但对于此类小行星而言是很普遍的),这显示出灵神星拥有一个较高的多孔性,达到30–40%[3],且代表它很可能像是一个巨大的砾石堆[15]。
灵神星拥有相当规则的表面,它大约是个椭球体。光度变化曲线显示灵神星极点的黄道坐标(ecliptic coordinate)为黄纬(β)-9°, 黄经(λ)35°或是黄纬-2°, 黄经215°,其中大约有10°的误差[16]。灵神星的轴倾角(axial tilt)为95°。
目前灵神星有两次明显的掩星被观测过,一次在墨西哥观测到,发生在2002年3月22日,另一次则是在2002年5月16日。灵神星的光度变化也显示它并不是球状天体,与雷达的观测结果及光度变化曲线相符合。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