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果神星
小行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果神星(32 Pomona,/pəˈmoʊnə/ pə-MOH-nə [4][b])是太阳系内的一颗石质主小行星带小行星,直径约81千米(50英里)。它于1854年10月26日由德裔法籍天文学家赫尔曼·戈尔德施密特发现,并以罗马果树女神波摩纳命名。果神星的光谱与原始无球粒陨石相似,属于S-型小行星。2008年,乔纳森·布拉德肖记录了由果神星引发的掩星现象,但得出了关于其形状的两种结论。
Remove ads
发现和命名
果神星是由德裔法国天文学家赫尔曼·迈耶·所罗门·戈德施密特于1854年10月26日发现[6],并以罗马果树女神波摩纳的名字命名[7]。
物理特征
对果神星的光度观测得出一个自转周期为9.448小时的光变曲线。用这一数据来构建小行星的模型,结果显示它是一个围绕极点黄道坐标为 (β, λ) = (+58°, 267°)旋转的棱角分明的天体,长轴与短轴的长度比大约为1.3[8]。
果神星的光谱与托伦分类法中的S-型相匹配,类似原始无球粒陨石[9]。对果神星的小行星热惯性测量结果约为20-120 m −2 K −1 s −1/2,相比之下,月球风化层的热惯性为50,而大气中粗砂的热惯性为400。[10]
掩星观测
澳大利亚业余天文学家乔纳森·布拉德肖(Jonathan Bradshaw)记录了2008年8月16日由果神星引发的一次不寻常的掩星现象。掩星的最大持续时间为7.1秒;然而,视频记录显示两次相同深度的掩星,每次持续1.2秒,间隔0.8秒。这些数据转换为小行星上的弦长分别为15公里、10公里、15公里,总长度40公里[11]。果神星的IRAS直径为80.76 ± 1.6公里[2]。对于这一观察结果最可能的解释是,这一小行星要么是双星系统(包括接触双星),要么一个表面具有显著凹陷区域的单一小行星[11][12]。
注释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