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尹焕章

中国考古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尹焕章
Remove ads

尹焕章(1909年—1969年),子文河南南阳人,中国考古学者。早年肄业于河南大学中华民国时期先后在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参与南京文物的押运、保管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参与调查中国大陆、尤其是江苏境内的多处考古遗址,是湖熟文化的命名人之一。1969年因文化大革命去世。

事实速览 尹焕章, 字 ...

生平

早年

尹焕章出生在南阳县双桥铺虎庙村,民国13年(1924年)进入位于南阳的河南省立第五中学(今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就读,后肄业于河南大学预科。[3]

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生涯

民国18年(1929年),尹焕章赴北平,进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学组,在徐中舒的指导下负责整理故宫的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同时在北京大学旁听明史课程。民国21年(1932年)随研究所南下上海[3]

民国22年(1933年),尹焕章被调入研究所的考古组,并在当年冬季受命赴安阳参与殷墟的第八次发掘工作,是其考古学专业生涯之始。民国23年(1934年)冬,尹焕章随研究所转至南京。自1933年其首次参与发掘,至1937年考古工作暂停,尹焕章先后在李济梁思永董作宾等考古学者的指导下参与了对安阳、濬县等地殷墟遗址的第8—15次发掘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尹焕章受命负责将文物自南京押送至大后方。[3][4][5]

民国28年(1939年),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往重庆的尹焕章被调入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赴乐山安谷乡参与西迁的珍贵文物保管工作[6]。民国35年(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时任筹备处助理设计员的尹焕章运送文物回到南京,在博物院本部继续负责文物保管工作。[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博物院改名为南京博物院,尹焕章留任保管部主任,兼任治淮文物工作队副队长,协助队长曾昭燏进行田野工作。华东行政委员会设立华东文物工作队后,尹焕章担任副队长,率队支援河南郑州福建闽侯[7]等地的考古工作,发掘研究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3][5]

1958年,华东大行政区撤销,华东文物工作队解散,南京博物院改属江苏省管辖,尹焕章出任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辗转于江苏各地探查新石器时代遗址,主持了南京北阴阳营锁金村镇江癞鼋墩、文昌阁,新沂三里墩以及邳县大墩子刘林等数个遗址的发掘工作[6]。1959年,尹焕章与曾昭燏联合发表《试论湖熟文化》,“湖熟文化”概念由此首次被提出。[3][4]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尹焕章被定性为“反动学术权威”“现行反革命[8],1968年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进入南京农学院江苏省文化艺术界学习班,并作为审查对象遭到审查。[6]

Remove ads

逝世及身后

1969年,尹焕章去世,他的家属在他死后仍作为“反革命家属”被下放泗洪县王集公社劳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南京博物院等单位为他举行过纪念活动。[6]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