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尼特哈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尼特哈德出生于800年,这一年查理曼大帝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他的童年可能是在皇宫或者圣里基耶修道院中度过的。直至查理曼驾崩,他的母亲一直居住在皇宫,父亲也正担任修道院院长。尼特哈德可能在帝国学院接受教育,这所学府以提供卓越的军事与文学指导而闻名,而众所周知他也接受过此类培训。[1]
尼特哈德后来保留有圣里基耶修道院院长的职位。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他都为他的堂兄秃头查理效力,并在加洛林内战以及841年6月的丰特努瓦战役中与查理并肩作战。他很可能是在与北方军队于昂古莱姆附近交战时战死。他的去世日期学者们存在争议,但现在一般认为是844年6月14日。11世纪时,人们在安吉尔伯特的墓中发现了尼特哈德的尸体,致命伤依然清晰可见。
著作
尼特哈德的历史著作共包含四卷,记载了加洛林帝国在皇帝路易一世儿子统治下的历史,特别是838年至843年间的动荡时期。他的著作名为《历史》(Historiae)或《虔诚者路易之子的纷争》(De dissensionibus filiorum Ludovici pii ) ,其珍贵之处在于它剖析了加洛林帝国最终解体的根源。同时,尼特哈德的作品被赞誉为一曲“怀古之哀歌”:[2]
尼特哈德在842年冬天被任命为圣里基耶修道院院长之前,已经完成了他生平前三本书的撰写,而第四本也是最后一本书则是在他担任院长后的843年春天完成的。在这些著作中尼特哈德展现出了他的叙述能力。这些书籍是应秃头查理之请而创作,并专门呈献给他的,证明了尼特哈德与世俗关系较深。
作为一名兼具军事素养与知识背景的学者,尼特哈德的工作继承了色诺芬、尤利乌斯·恺撒、阿米阿努斯·马塞利努斯和弗拉维乌斯·梅罗鲍德斯的传统。对于军事历史学家来说,尼特哈德对高卢骑兵演习的描述具有特别的价值,这不仅是对阿里安《战术手册》(Tactical Handbook)的补充,同时为理解加洛林王朝时期的军事技术提供了印证。[4]
《历史》(Historiae)只有两份手稿遗存,一份大致是同时代的,另一份是残缺的文艺复兴时期文本,对于文本的重建工作毫无用处。
- 尼特哈德著作(法文翻译)的标准评注版是菲利普·劳尔(Philippe Lauer)的版本,即《虔诚者路易之子的纷争》(Histoire des fils de Louis le Pieux, Paris: Champion, 1926)。
- 恩斯特·穆勒 (Ernst Müller) 的 1907 年拉丁文版于 1965 年重新出版,作为《日耳曼历史文献》系列的一部分。
- 由伯恩哈德·沃尔特·肖尔茨和芭芭拉·罗杰斯翻译的英文版,可在《加洛林编年史:法兰克皇家年鉴和尼特哈德的历史》(Carolingian Chronicles: Royal Frankish Annals and Nithard’s Historie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2)中找到。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
扩展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